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均已开始,作为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分级诊疗制度在基层开始运转,其中,县医院在负责接受乡村病人的同时,还负责疑难病人的上转诊疗,那么,作为全县医疗服务中心及重要枢纽,县级综合医院上转病人时应该注意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笔者认为,应考虑自身的实际职能水平及病人疾病特征、转运缓急、转运距离环境及患者的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等,事前做好以下细致准备:
保证救护车正常运转,备齐救治设备
县级医院一般使用救护车进行转诊,首先救护车必须能正常运转,因此事前必需做好车况检查,检查车辆安全、油量等。二是查看病人转运时必备的医疗救治物品是否齐全,医用气体是否充足,并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三是急救箱按要求备足急救物品:不同型号的喉镜和气管导管、面罩、输液器材(包括注射器、糖盐水)、血压计(包括不同规格的袖带)、体温表、固定用胶带、听诊器、胃管、备用电池等。
在平时就定期维护转运设备,每次转诊后将检查补充消耗物品作为常规,以备下次使用。
做好病人及家属工作
告知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需要承担的大致费用,征得家长理解和知情同意,并详细、真实介绍对病人救治有较高专业技术疗效的医院和专科,让病人或家属选择,若患方让医院择院,均需患方签字,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医护人员做好相关准备
主管医师根据病人病情,联络接收医院、报告病人初步诊断、处理及目前体征状况,让接收医院做好准备;
最好由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负责同车护送;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成立专业转运队伍,固定部分有急诊抢救经验医护人员。病情不稳定者必须由主治医生陪护转运;
参与转运的人员应接受过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气道建立、呼吸机应用、休克救治、外伤处理等专业培训,能熟练操作转运设备。
路途遥远或夜间出诊应适当增加医护人员(及专职司机)。
转运途中注意事项
保持好2条通畅的静脉通路,维持血糖正常,保持体温稳定,确保呼吸道顺畅,维持血压稳定
保持车厢温度适当,确保患儿转运途中的体温稳定。
维持好体位,固定病人头部,保持气道开放。气管插管者注意防止气管导管脱出,如病情突然恶化应考虑导管移位或堵塞、发生气胸或仪器故障,尽快作出相应处理。
保持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及血压,观察肤色、了解循环灌注情况,调节适当输液速度,防止静脉通道堵塞和滑脱。
司机、医务人员和病人家长均应系好安全带,严格固定病人,不超速行驶,谨防急刹车,遇到交通严重堵塞或交通事故时,请求交通警察协助。
转运过程中保持通讯畅通和随时联系。特别是与接受医院医师保持联系,特殊时候征询有关急救处理措施;
做好细致认真的转前及转中工作,能力保上转诊疗效果、提高患方满意度,对提高自身信誉,完善职业形象,为医院的发展壮大及更好发挥分级诊疗枢纽作用,有极大的助推作用和价值。
县级医院上转病人参考意见:
凡急性起病或病情突变,但医疗技术力量及仪器设备不能应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可考虑上转有救治条件的三级医院,尤其是联体上级医院:
(1) 无呼吸支持治疗条件或病情无改善或出现相关并发症。
(2) 气道或食道异物无取出条件或不能顺利取出。
(3) 重症哮喘:规范治疗不能缓解。
(4) 心力衰竭:规范治疗病情无改善。
(5) 严重心率失常。
(6) 心肺复苏:成功后需进一步给予生命支持。
(7) 休克:规范抗休克治疗后病情不稳定。
(8) 癫痛持续状态:规范治疗为控制。
(9) 昏迷:经治疗无改善;
(10) 不具备条件需要急诊的外科手术。
(11) 其他:任何原因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参考中华医学会有关资料)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0 14:10: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9 11:29:5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8 10:35:1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5 13:44:0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4 13:44:5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3 15:26:50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