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服务

平“医闹”医护人员也有责任

15年10月29日 阅读:19990 来源: 孟庆远原创

  “医闹”入刑,最高可判7年,理应震慑“医闹”,但目前各地“医闹”仍频繁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


  有人分析“医闹”分职业“医闹”与非职业“医闹”,前者是为索赔,而后者多来自责任事故与技术事故之后医疗纠纷的升级,其背后涉及行风、职业道德及管理机制体制等深层次原因。普通百姓拿“医闹”勒索钱财罕见,而对医疗过高期望、医方职业冷漠及高额医疗消费等都可能是非职业医闹的导火索。上世纪“赤脚医生”上门服务和今天医生马路旁无偿抢救昏迷跌倒病人,有“医闹”发生么?没有!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现行医疗管理机制体制中蕴含的、金钱禁锢下的医疗职业道德和公立医院企业式运营及其分配办法使然!目前许多省市纪委巡视组对驻地县级医院“医生与业务收入挂钩”进行调查,恰恰是法制纪律对社会“医闹”反映治理的具体体现。


  “医闹”与医疗期望过高有关,但与行风、医德、服务态度及公立医院的营利运营不可分割,由此而导致的病人难以理解接受,最终激化、引燃了“医闹”的发生。若不在医疗机制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若不加强提高行业职业道德及医德医风,若不斩断医生的工资奖金与收入链,若丢弃“仁术”而单求“高精”,不密切医患关系,不注重人文沟通,单靠“医闹”入刑只能治标不治本;


  因此,平“医闹”医护也有责任,在法律保护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改善职业道德及思想人文素养,必须打破医疗管理机制体制弊端,斩断医疗服务与收入分配利益链,让医生站在病人角度,一心为病人着想,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削减或消除“医闹”发生。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314阅读

患者沉默才是最大的投诉:疼痛科服务唤醒的3个必杀技

作者:祁冉 时间:2025-11-07 16:21:47 文章来源:首发

3563阅读

客服中心把投诉变成“盲盒”的反向操作手册

作者:漆杰 时间:2025-11-07 11:39:37 文章来源:首发

3007阅读

民营医院如何打造令患者尖叫的体验?

作者:祁冉 时间:2025-11-06 14:48:15 文章来源:首发

2086阅读

从"做完手术"到"全程关怀",让患者体验从"满意"到"惊喜"

作者:漆杰 时间:2025-11-06 11:16:19 文章来源:首发

2065阅读

从差评王到感动服务标杆——儿科诊室的108个心机设计介绍

作者:漆杰 时间:2025-11-05 16:36:26 文章来源:首发

1943阅读

如何用“服务设计”思维,把就医流程变成值得回忆的体验

作者:祁冉 时间:2025-11-05 15:44:52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孟庆远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 1963年8月出生,1982年卫生系统参加工作,1990年任卫生院长,1998年到政府任职负责文化教育卫生工作,2010年到医院从事医院管理及基层医改调研,5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国卫生》《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医院观察家报》《医院管理论坛报》等40多家报刊杂志和100多家网站发表医疗管理文章5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