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政法领导给我短信:新波老弟,今天我很兴奋,散会后我办公桌上放了一本书,书名《政法干部媒介素养读本》,作者李雪慧媒介素养与个人魅力。书中媒介素养典型案例中列举两人,那就是毛泽东和廖新波。呵呵…,不简单,书上有名多的是,但与伟人相提并论却极其不易,您说老兄能不高兴吗?您若需要,我可此书赠于您啊!关键是您的大名和毛伟人一起还出现在第一页的目录里,呵呵……太牛了,值得收藏啊!是中央政法委出版的,估计全国政法系统厅级以上领导每人配发一份,影响极大!
听这么一说,我马上跑到书店,刚好这家书店就是最后一本。这位政法领导所说的就是在此书第一章“什么是媒介素养”中提到毛泽东和我。其实我很坦然,也没有什么。我当然不可以伟人相提并论,但是率性的我,我知道做自己的。
什么是媒介素养?本书有了诸家的定义。我个人则认为,在自媒体的时代里,媒介素养就是本人接触媒介、驾驭媒介的能力。是否驾驭自如,决定个人的魅力。也就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情感的能力。这就需要知识素养、思考素养和判断素养。如果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还必须是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正义素养的综合。
此书在解答媒介素养的时候,作者应用了两个经典案例来陈述,原文如下:
前面我们提到了Mike隋,一个“80后”发生在21世纪的故事。其实,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一些具有高度媒介素养的个体,他们的故事代表着那个时期媒介素养的内涵,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那个时期媒介素养的水准。
毛泽东的媒介素养
就在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前后,在世界的东方,正投身于中国革命运动的毛泽东已经开始积极运用媒介,创造性地进行媒介内容的生产,以此作为领导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参与社会运动、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手段。
早在1919年4月,毛泽东就先后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周刊等。12月在北京创办“平民通讯社”,后又创办《新时代》月刊、《政治周报》等。抗日战争一开始,毛泽东在当时中共中央驻地陕甘宁边区媒介素养与个人魅力创办了一批党的重要报刊,传播中共中央的声音,指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1939年2月,毛泽东将《新中华报》改组为党中央机关报并为之题词: “把新中华报造成抗战的一支生力军。”1941年,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发刊词说: “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自己动笔撰写了大量消息、评论,大家耳熟能详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评论《对赵女士自杀的批评》等很多作品成为经典。可以说,在创造媒介、运用媒介、生产媒介内容方面,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在对媒介的信息进行认识和运用方面,毛泽东也展示了不一般的素养。1958年初,他对当时的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时说:“《人民日报》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载地方报纸的好东西,把这件事当做一个政治任务来做。这样,对地方报纸是鼓励,使他们非看《人民日报》不可。”面对西方媒体的报道,毛泽东说,我们办了一个《参考消息》,登了许多西方官方和报刊骂我们的东西,可以说天天替帝国主义作义务宣传,目的是使我们的干部接触细菌,增强免疫力。
毛泽东不仅“把报纸看做自己极重要武器”,还对全党运用媒介提出要求。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的讲话上,他说:“利用解放日报》,应当是各机关经常的业务之一。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我们今天整顿三风,必须要好好利用报纸。”他认为办报“也是一种工作方式”,通讯社及报纸具有“革命政策与革命工作的宣传组织者这种伟大的作用”。他说: “我们地委的同志,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要以很大的精力来注意这个工作,使这个东西一年比一年进步。”
毛泽东这种强调报刊的宣传要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先后受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马克思、列宁等人办报思想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创办《新莱茵报》,揭露、抨击宪兵,列宁创办《火星报》,进行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都把办报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列宁说:“报纸是集体的宣传者、集体的鼓动者和集体的组织者。”梁启超曾经说过:“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监督者,二日对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毛泽东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办报思想和传统,其新闻思想不断成熟,形成了包括“实事求是”、 “全党办报”、 “群众办报”等论断,其思想核心“政治家办报”也成为其媒介素养的高度概括,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媒介素养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医生哥波子”的媒介素养
“医生哥波子”是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博客名字。开通博客以来,廖新波始终保持着几乎每天一篇的更新频率,坚持与访问者沟通。
廖新波的博客生涯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微博的开通始于2009年。廖新波在腾讯微博中的关注者已经达到了85万多人(注:2013年6月6日腾讯179,搜狐是228万,新浪是360万),其新浪博客中的访问量更是达到了1000多万人(现在是1431万)。面对网络这样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廖新波有着自己的看法: “网络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而且速度非常快的交流工具,我在上面发表的文章和观点都是现实生活中态度的一些延续,但是我也从不在网上谈我的单位和单位里的事情,都是就事论事发表一些看法和大家交流,因为我的确是想通过网络为政府多做些实际工作,为百姓多解决些实际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和初衷,廖新波在网络上和大家交流的内容题材丰富:有跟本职工作相关的,如医改、药价、医院管理等业内难题;有谈健康知识的,如健康管理、养生等社会热点;有谈诗词歌赋的,如古今题材的抒情小品、在汶川地震救援一线的感慨等人生感悟……
今天在网络上不难找到其他政府官员实名的博客,为什么“医生哥波子”成为大家追逐的焦点?有人说,细细品读廖新波的每一篇博客,每一条微博,在“医生哥波子”中看到了真诚和智慧,看到了一个政府官员在网络世界中的真诚和智慧。廖新波说: “我在网络上和大家的交流是本着平等的态度的,这是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我会看大家在网上给我的回复,也会和大家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还会因为某件事到网友的博客上表示感谢。我觉得我在网络中也和网友们学习了很多,大家的交流更给了我很多启发。”
廖新波的真诚在于面对意见相左时的直率相对,坦诚相告。广州市卫生局的某位领导曾经表示在中国看病其实不贵,是老百姓理念的问题。“医生哥波子”马上进行了这样的批驳:“看病贵不贵?贵!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我是主管医院的工作,也了解目前的基本情况,看病是贵的!”在医院进行管办分开的问题上,“医生哥波子”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医改方案里提出的管办分开一直是公立医院改革很纠葛的话题,也是很难为的任务。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地落实医改的各项任务,国家级的检查督导小组也纷纷到各省督阵,虽然我没有走遍祖国大地,但是我可以说,在管办分开方面没有一个地区有成功的经验。”
廖新波的智慧在于面对社会焦点时的深入思考,创新思维。面对“以药养医”这样一个棘手且复杂的“历史问题”时, “医生哥波子”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试问为什么发达自由的美国,没有像中国医生这样乱开药?在具有共同民族血统的台湾、香港、澳门,那里的医生为什么会过着体面的生活,而不是通过开药去体现他的价值呢?在批判中国某些医生唯利是图、滥用抗生素现象的同时,我们要更多地反思我们的制度。目前,医改似乎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而且每一次政府换届,几乎都以医疗等民生问题来说事。“医生哥波子”不禁提出“世界难题会不会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办医模式进行介绍和评价后,他批评道:不管哪一个国家,都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模糊不清,似公非公,似私非私的“混合体制”。这种体制,根本就不知道谁在办医。因而出现类似在公立医院里另辟“平价病房”, “平价药包”的怪现象。这种创新可千万不要说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体制”。
和“医生哥波子”一样,越来越多的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大胆运用新媒介,围绕社会热点话题,主动通过媒介寻求与民众的交流与沟通,加深交流的厚度,增加相互理解的渠道。他们转变观念,以开放的胸怀,和网友一起“灌水”、 “拍砖”,敢于并善于接受群众的监督,赢得了群众的欢迎。
四、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媒介公民
无论是毛泽东、医生哥波子,还是Mike隋,对一个人来说,媒介素养是听说读写等传统素养的延伸,表现为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服务于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所需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包括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还有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同群体、不同个体的媒介素养都有所不同。也有人概括说,现代社会媒体养格外关心两个问题:第一,受众如何处理所接触的媒介信息;第二,受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到媒介内容的生产和创造中。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建中 时间:2024-12-21 10:14: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2-20 17:01:1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2-20 16:16:0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