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有“温度”才是真正的人文医学

12年01月24日 阅读:6974 来源: 廖新波原创

  今年南粤的春节特别冷,但是在微博上似乎看不出冷意,大家希望今年让更多的人关心医疗,关心医生。这使我我想起一位记者的一篇初稿。本文已经篇发表在2011-12-09 在《南方都市报》。说的是一位广东资深骨科专家李佛保结合他近50年的行医经历谈他对医学的亲身体会,核心内容就是:医学需要“温度”。

  编者按:医患关系矛盾突出,很多人往往喜欢探讨制度设置,洋洋洒洒罗列数据,反思制度诟病。但是少有医生站出来从医学本身的角度思考,我们的医学出了什么问题,患者对于医生的期望有什么不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首席专家李佛保教授特撰文,从现代医学的思考,来探究医患关系的深层原因。

  创新并不代表真理

  “现代医学走得太快太远了,我们应该驻足流连,回望出发的地方。”人大副委员长、院士韩启德说。NASS的主席说,“在我父亲的时代,一个临床医生几乎能够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患者身上。15-20年前,经营保健迫使我们把行医看作是商业行为,我们真的在实践理智医学吗?可能我们常常是艺术而非科学。因为我们痴迷追求技术竞赛。”

  和美国一样,现在在中国,到处都在创新。医学也一样。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天天有,传统不可丢。就以骨科医生来说,医生不单要学习在显露清晰的情况下,要爱组织手技,要明白骨愈合要素保护的设计,要顾及手术近期、远期、局部、全身的原则,要懂得患者爱美更爱功能的道理,要记得内植物体内反应的机理,要感谢厂家的好意与支持,更要想到做到让患者疼痛少,花费少,要有良心和爱意。

  科学创新≠真理≠价值大。因为人体非常复杂,各种因素相关,你解决了一个因素,但是可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破坏。比如说我就见过有一个患者软骨出现问题,有一个教授培养软骨组织,希望植入体内,结果发现这个软骨细胞刚开始是良性的,但是到了第14-15代时变成了软骨恶性细胞。人生太短暂,人太渺小了,很多时候你不会懂得潜在的危险。再加上,如果有一个医生没有道德,心灵就会被误导。

  新技术层出不穷,实际上,历史已经证明了。新技术不能帮助技术不好的医生成为好医生。但是新技术能帮助技术好的医生成为更好的医生。新技术可以使道德不好的医生变为更坏的医生。人类总是欢呼新技术,但是欢呼之后,又陷入了新技术的犯罪的痛苦和恐怖当中。在利益的推动下新技术使医学离原来的目的更远了。

  医学的高科技等于核电站。滥用抗生素,超级细菌等着你;滥用化疗药,死过翻生脱层皮;滥用大手术,好似阴间走一回;滥用内植物,定时炸弹等着你;滥用高科技,美国医保都惹不起。我自己编了个顺口溜:“险不险,看看核电站;怕不怕,看看核辐射;苦不苦,看看核泄漏;怨不怨,就怨人类断了生态链。”

  怎样诊断?

  现代医学借助于高科技的影像和实验室检查,能够准确地早期诊断疾病,但疾病是不断变化的,传统的望闻问切、视触叩听仍是重要的有效方法。最近香港屯门医院的医疗事件最具代表性,病人头部外伤,急诊核磁检查颅脑正常,可三天后脑出血身亡,原因是急诊时颅脑出血很微,高科技检查不出来,医生误认为以后也没问题,可是脑里慢慢渗血,三天后达到一定的量压迫脑组织,病人身亡。其实第二、三天,病人肯定有颅脑损伤的征兆,那时再做核磁检查可能就发现问题。所以病史是疾病的直接信号,体查是疾病的间接信号,影像和实验室检查是身体功能和形态的瞬时信号,后者只是诊断的支持和参考。

  什么是治病?

  我们应当思考,什么是医学。医学是实践的科学,要把书本知识化为脑里的知识用在实践中。医学是经验医学,是书上也无法记载的知识。医学是积累科学,再聪明,也没有捷径可以走。医学是付出的科学,身体和经济都要付出。医学是良心的科学,病人没有医学知识,他即使受骗也不知道,还要谢谢你,别人也不会知道。

  医学涉及最基本的人类价值,它的一端是科学知识,另外一端是苦难中的人类要求。对医学要看第二眼。第一眼是技术之眼,第二眼是哲学之眼。第一眼是知识之眼,第二眼是智慧之眼。所以没有医学哲学,“医学科学”也会错。

  让我们看看,什么叫病。英文里,Ailment意思是烦恼不适,Disease意思是不舒畅,Disorder是失序,Illness是不适、伤害和苦难,Sickness是非常不适,而suffering是痛苦。你要明白,医生是在观察病情,而病人是在体验痛苦。

  在治病中,病因学占了20%,发病学占20%,症状学占了30%,安慰学占了40%.医学大师特鲁多就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照顾,总是去安慰。我每天早上去查房,先问一下病人,你昨晚睡得好不好,哪里痛。而一些医生一大早就跟患者说,你明天要手术了,手术的风险很高阿,同意就请签字,把患者吓得不得了。

  没有温度,不是真正的医学

  现代医学看似很高级。但是我从医40多年,我就明白其实它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好,那么准确。照片不知道病人的痛苦,验血不知道病人的温度,CT不知道病人哪里麻木,核磁共振不知道病人的肌力。而PET-CT见人不见心。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后果,医生的手术刀在病人面前不知哭,病人在ICU里想哭都哭不出。

  医生不是神仙。病人如果病入膏肓,治疗就无效了。还有的病人有特殊体质,也可能过敏死掉。还有的病人有过重的创伤,抢救失败也无法挽救。更多的还在于潜在的病变,比如脑血管畸形等。其实说老实话,医生能治几个病?你看病毒感染靠免疫,感冒无药也能医。烈性传染病可打针防治。还有几个细菌、虫子药能治。内脏慢性病靠药维持。人体出现了退变,病人就不能求根治了,只能求舒服一点,慢点过世……

  我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系教授王一方一起探讨达成共识供大家参考。医学的至高要求是止于至真,止于至善,在于减轻痛苦,拯救心灵。医生要通情达理,入情入理。对于人类痛苦的不可遏制的敏感,一定要敬畏生命。医生与病人,他们是情感、道德、价值的共同体,不是利益交易的共同体。医学是人道,人性优先,不是真理,技术优先。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592阅读

医院康复转型引领全科崛起: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杨朋杰 时间:2024-04-19 15:30:00 文章来源:原创

607阅读

2024年还能做百度SEO吗?是否要坚持还是转行?

作者:曾庆平 时间:2024-04-19 15:24:46 文章来源:原创

652阅读

看国家医保局的“自媒体风”,是一种新型调研方法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19 11:10:21 文章来源:原创

640阅读

专科医院发展为大型医疗集团:标准化的关键作用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19 11:05:07 文章来源:首发

922阅读

医美IP的困局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18 17:36:21 文章来源:转载

796阅读

医疗大模型,巨头们的新赛场

作者:刘旷 时间:2024-04-18 17:33:48 文章来源:原创

廖新波
简介
   水,随性可塑,总以一种新的姿态向前推动。我是水,可雨可雾,可冰可雪;化作春雨润万物,化作河流载舟行。我是这样走来,这样走下去: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廖新波,男,1956年8月生,广东台山人,汉族。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医学本科、管理学硕士。曾任广东省卫生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