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香港政府展开第二阶段医疗改革咨询,鼓励市民自愿参与医疗保险计划,冀长远减轻公营医疗负担。香港政府这一广泛征求民众意愿的做法有益于医改新政的完善与推广。政府目标虽善,但能否得到民众理解与支持呢?能否让民众觉得自愿投保有好处,并确保保费不会大增成无底深潭?香港政府这一医改咨询结果如何,我这次赴港没有来得及问有关人士。但是我们可以回顾香港政府原来的初衷。
早在08年香港政府就推行第一阶段医改咨询,但官员偏向的强制性医疗保险计划,因得不到市民支持而告吹。这次政府卷土重来,改推自愿医保,还斥资五百亿公帑利诱市民投保。政府力推医保的原因是因为政府负担的公共医疗开支太大,难以持续,加上人口老化令问题恶化,犹如计时炸弹,必须引导有能力的市民分担部分成本,避免将来加税填补开支。
对于中产阶层,开始极力的抵抗,后来申明大义,但要求政府必须解答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参与自愿医保是否可为他们带来较佳的医疗诊治?二是如何防止医疗成本膨胀,令保费不断上升?目前国内似乎尝试通过“补需方”的方法来“补偿”公立医院,这里就要小心了,虽然我们的医保不是美国的商业保险,有政府的干预,但是市场的惯性是一致的。医院难以为继的时候,尤其是公立医院得不到合理的补偿的时候,必定会“出招”应对,同样会推高“保费”。新农合不正是不断地推高医疗费用吗?而且这种势头去年就以如脱缰野马之势奔跑着。
香港大概有3-4%市民购买了私人医疗保险,大多数市民依赖公立医院服务,而投私人保险的市民也一样使用公共医疗,现要说服未投保的市民自愿参加医保,必须让他们看到私营医院服务是可负担及水平高于公共医院,否则他们又何来诱因要自行供款参加医保呢?这种状况有点像大陆的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状况一样,大部分优秀资源集中在政府医院。
因此,香港政府明白:要令市民对私营医疗增加信心,改善公私营医疗服务失衡现象,政府应先大力推动私营医院市场发展,包括增加医院数目、提高收费透明度、供应可负担的手术套餐、确保医疗水平等。这些措施如果按照大陆的说法就是“政府主导,市场机制相结合”,只有市民感受到市场有更多、更佳的选择,才能吸引他们转用私营医疗服务。目前大陆的改革病没有从从何划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上去重新制定“公私标准”,公立医院绝对性地占领了市场,而政府却无力去实现其责任:提供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基本医疗服务给民众。反而造成了公有资源私利化。
香港政府与香港市民非常明白市场无形的手推高保费和医疗费,容易陷入无底深潭。美国的经验显示,市民购买医保,将会令他们更多地使用医疗服务,导致医疗成本上升,结果购买医保的人愈多,医疗成本膨胀愈快,令保费不断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美国医疗系统的弊病,也是奥巴马极力要改革的方面。
美国的体制如果有政府的干预,政府能制定明确规则,防止滥用、限制保费无止境上升,并确保市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才能令市民有信心投保。香港政府仕途通过自愿医保解决公私营医疗市场失衡,提升本港医疗系统的可持续性,但如果不解决市民目前医疗保障水平不因为改革之后而下降这个问题,估计在香港这样的民主社会里将难以取得民众的支持,甚至会使计划夭折。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建中 时间:2024-12-21 10:14: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2-20 17:01:1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2-20 16:16:0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