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逢岁尾年初,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年度医院榜单出炉。这些榜单,有的通过大众媒体为老百姓广泛了解,而有的则通过专业的新媒体,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然而,无论是哪种医院榜单,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患者的感受。
据一位医院榜单操刀人介绍:“有一位医院院长曾对我说,第一次他们医院排名第七,第二次排名第八,后来排名第十,今年如果排到十名开外,他就派人杀了我。”当然,这句话肯定是一句戏言,但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医院对于榜单的重视程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之所以各种医院排行榜层出不穷,除了第三方机构的商业考虑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医院之间的攀比心态。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医院对排行感兴趣,或者对榜单嗤之以鼻,那些做榜单的人又有什么动力呢?
那为什么有些医院这么关注自己的排名呢?无疑是看重了其可能带来的利益。综观这些医院排行榜中,除了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包括科研等,最吸引人的往往还是某些专业领域排名前列的医院。对于许多受众来说,当自己的身体在某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时常会通过一些搜索引擎等寻找应该去哪些医院比较好,在这个时候,榜单的“威力”就充分显现出来。由于之前在媒体上的“狂轰滥炸”,这些医院在搜索引擎上往往会出现在最为显著的位置上,或者借助媒体的传播让人们广泛知晓。
分析目前一些主流医院排行榜,主要是借鉴了许多西方排行榜中所采用的专家评议法。其中,专家调查问卷的“专科声誉”权重占80%,每年的科研论文、科研成果产出占20%。在这些榜单制作者看来,要让最懂学科建设的专家评价医院的“专科声誉”。
应该说,这样的评比思路本身并没有大错,但是事实上从西方的成功经验来看,采用这种评比方法是因为其拥有庞大的医保联网数据库,里面有所有医院的规模、质量等重要数据,并含有每家医院的治愈率、死亡率等关键数据。而目前我国尚无这样的数据库,因此采用相关的评选指标更多的是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数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的分级诊疗体制已经非常成熟,真正做到了“大病去大医院,小病去小医院”。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好的医院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型城市,因而造成了优质医疗资源的结构性不平衡,不少大医院一天门诊量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地的患者。不少患者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可能与医生交流的时间还不到几分钟,而对于医生来说,一天要看这么多的门诊,有时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了。
事实上,也有上榜医院院长有着这样的担心:榜单成绩好,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一旦解决不了疑难杂症,岂不成了名不副实?会否因公布榜单,造成人满为患现象愈演愈烈?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目前中国缺少对医疗资源状况全面介绍的资料和途径的情况下,普通民众在患病后,想找到一个好专科、好医院就诊,有一定难度。通过医院排行评比,对全国范围内的疑难杂症病人问诊有较高指导意义,即身处外地的病人求医无效,需要顶尖专科医生问诊时,可参考榜单按图索骥。但问题在于并不是不上榜的医院就没有好的医生,以上海为例,分布在各区县的二级医院,通常以发掘一个学科带头人、瞄准一个特定领域为目标,培育出自己的专科特色,这在目前任何的医院榜单中都不太可能被发现。
让更多专业人士乃至病人群体参与到医院的评审过程中,排行榜的多角度与公信力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患者来说,期待看到的是一份具备权威性、全面性、公正性,并且能够真实反映就诊情况的排行榜,来帮助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终端医疗服务。(方 翔)
作者:姬华奎 时间:2025-01-15 11:01: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1-15 10:37: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15 10:27: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14 17:31:5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1-14 17:29:51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5-01-14 16:52:38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