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件事令人深思,一是美国哥仑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中文名牌被人撕掉,显然存在对别的文化不理解的排他;另一个是欧洲议会高级议员提出将“英语”逐出欧盟官方语言,当然是英国“脱欧”。原来欧盟有24种官方语言,英语只是其中一种,是由英国提出申请作为官方语言的。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文必须要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世界各国人民眼前。她的象形特点、她的形神合一、她的非拼读特征、她的书法美学、她的诗词艺术讲究、她的细微情感和心理表达、她包含的历史和巨大信息量……会让人们感到美和陌生的冲击,而陌生的冲击会产生抵触甚至排斥。最欣慰的是中国留学生拍的视频,“说出自己的中文名”,他们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文、理解中文、爱上中文,他们说这视频是“请阑”,请各国朋友来了解中文、了解自己,希望这世界多理解、多包容、少排他。这些新一代的中国人表现的自信、包容、从容和理性实在值得称赞,尤其他们对祖国、民族文化及语言的热爱令人感动。想起当年鲁迅、陈独秀、刘半农等一大批精英呼吁“取消汉字”,国家落后,饱受欺辱,人民贫穷,任被践踏,文化不自信,于是反对传统、打倒孔老二、呼吁取消汉字……百年过后,我们留美的青年学子自信地“说出我的名字”,讲汉字的故事,说汉字的意义,展现汉字的魅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百年凤凰涅槃,从内心站了起来!
2006年我去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当地朋友告诉我当地有几万翻译,因为欧盟有太多官方语言,27个国家,24种官方语言,每个国家都强烈显示“我与别人不同”,语言是最能显示这种“求异”的工具。于是他们很累,每个正式文件都要翻成24种语言,做事的成本实在太高。俄罗斯与格鲁及亚冲突,法国人用法语去调停,双方听不太懂,甚至产生新误会,又差点打起来。欧洲朋友吃惊地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两千年前统一了文字?”我想起秦国“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至今我们可以听不懂上海话、广东话、湖南话、四川话……但中央一个文件,全中国东西南北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看懂,不需要任何翻译。中华民族具有“求同”的文化,汉民族历史上多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打败,但“求同”的善意和包容的文化使我们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很遗憾,欧美“求异”的文化延续至今,特郎普建“封闭的墙”,英国“脱欧”,欧盟要取消“英语”官方语言……
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有段非常特殊的记述,洪水过后人类想在一个叫巴别的地方建造一座通天塔。最初大家用同一种语言,交流顺利,协调快捷,容易集体共事,工程进度快。上帝发现了人类的企图,害怕人类真的将塔修到天堂,就搞乱了工地上所有人的语言,造成他们彼此听不懂话,沟通困难,并把他们分散到各地,最后人们四分五裂,而巴别塔无法建成,终于倒塌。上帝最知道“求异与求同”为人类带来什么。两千年来,“求异”文化保留了众多文字、众多不同、众多隔阂、众多对立;“求同”文化创造了统一文字、统一规矩和习惯、易获得共同好感受、易争取共同幸福!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