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和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碎片化垃圾时间”的概念,“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被分解成诸多零散的块状。我们也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而“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说多元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对“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当中。在21世纪后,我国以黄升民为代表的学者把碎片化引入到传播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于传媒研究,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而对于“碎片化垃圾时间”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是指在比较单一、固化的场景中,人们所能做或接触的事情受到环境的局限,在传统的行为模型下,人们很可能无所事事,比如上下班的途中、在卫生间“上大号”、旅途中等等时间段。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大大强化了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碎片化”现象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呈现为碎片化现象,也引发了受众极具个性化的对信息的迫切需求,致使整个网络传播环境逐渐呈现为“碎片化”的语境。正如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负责人约翰.拉文所说,“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碎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必将影响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碎片化是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发展趋势,也必将是所有传播者(市场营销人士)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投入充分资源的“信息主战场”。
而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圈”的信息传播模式,其对“碎片化垃圾时间”的有效分割与黏度把握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甚至有的专家专门撰文提出,现在已经没有所谓“垃圾时间”的概念了,应该统统改称为——“黄金时间”!因为在此时间区间内,人们的专注度和对信息接受的程度都远远大于其他的信息推送模式。网上还有好事者专门据此编写了一个段子——“每天早晨一睁眼,就打开微博纵览天下奇闻轶事,总有一种君临天下审阅奏折的感脚(感脚即感觉,属于网络用语)”。另外现在很多国内外的热点重大事件,也都是最先通过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被发布传播出来的,比如在“723”动车事故、微博打拐、北京大雨等等事件中,微博一反传统媒体渠道反应过缓的传播特性,将各类信息通过互联网络这一最直接的渠道即时、无死角的呈现在广大公众面前。
伴随社会化媒体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逐渐深入,民营口腔诊所的市场营销已经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式扩散,向更加强调即时互动的“多维度”定向式干预转变,即在微博上通过捕捉和挖掘公众在口腔健康方面相关联的关键词的“碎片化”需求,以基于个人或企业网络品牌口碑积淀为主的客户导向因素,借助流畅的线下体验进而实现目标客群的实际转化。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我们口腔同行们还有很多的功课要深刻了解和认真学习。
——刘庆丰系列诊所管理营销文章转载请注明
(。。。续上篇)
作者: 心灵海洋 时间:2023-12-02 12:40: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3-12-01 17:22:2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罗国卿 时间:2023-12-01 13:18:2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庆丰 时间:2023-12-01 11:08: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3-11-27 17:38:1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齐厄 时间:2023-11-20 10:05:09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