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某一诊所用了几年时间自己培养了一个客服人员(咨询师),谈单能力非常强,一些有实力的大诊所老板还非常欣赏她,以致诊所负责人对其很有信心。由于诊所希望继续壮大发展,并制定出了一套自信效果会很好的激励机制,所以希望提拔这位员工做中层管理,执行制度。本以为这是一件好事,然而却没想到想法一提出,这位员工就提出升职后工资的问题,提出的要求超过了负责人预想,经过几次沟通均没有达成共识,最终该员工提出辞职。
这个问题恐怕很多诊所都遇到,挑选诊所或部门最老资格,或者技能最好的员工为中层管理,以为是最好的选择。而事态的发展往往不按预期,挑选之人无管理能力,自恃过高,往上提不切实际的条件是最常见的现象,但剑已出鞘,她本来又是精英员工,放任当然不行,收权就会得罪该员工,使得负责人进退两难。最终,很多诊所都选择得过且过,只要不出大错就真一眼闭一眼,只是最初的目标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大部分负责人都习惯性犯两个错误,一是对人心的错误判断。 二是被理想中的美好的想法所驱动无法按奈急于求成的情绪。
说到这个员工,我初步判断她也不适合“一下子”成为中层管理者,原因有二。其一如果一个人都没有真实经验去承担起一个责任,就先谈收获,证明不成熟,其二,气度小不愿吃亏的“精英”,是难以服众的。
但现实是,大部分诊所都有这毛病,把专业上的强等同于管理能力都必然强,作为老板的医生都应该能体会到,医术再厉害,做诊所老板也辛苦得要死,但你们成功的熬过来了,为什么,因为你们在开始的时候是把自己的钱扔进去的,输了就没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虽然学不到管理精髓,但起码不断求变,忍辱负重。但现在面对的“精英人才”只知道自己的能力强,误以为就能胜任职位,但又没有任何责任与压力,所以,这样的人其实并不适合一步到位做管理者。
我一直认为传统牙科诊所选择中层管理者有以下条件:
听话优于创新。
情商优于智商。
负责任优于点子多。
执行力优于灵活应变。
但问题又来了,如果那位员工是一枝独秀或最老资格的,不选她难道另选别人,或等待满足条件的出现才执行新制度吗?不太可能吧!
面对技能很强却没有团队精神或缺乏管理思维的员工,我有两个建议:
一是把他的工作单独规划开来,让他尽情单打独斗创造佳绩,有时候要求她义务做培训,分享经验给其他员工。
二是表示想培养她做管理,但觉得她现在还不行,需要磨练,所以先给你一些小机会试试,别让他一步登天,要有危机感。然后通过机制的细节化,体现他做管理的成效,逐步引导培养。
我认为这样的两种才是真正培养和善用人才的合理做法。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5-04-27 10:04: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7 09:57: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相久大 时间:2025-04-25 10:21: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