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服务面临的新趋势
2.护士技能操作的整体观念
3.建立以病人为中心 的评价标准
4.尊重护士的个人操作习惯
5.为青年护士配备优秀导师
6.建立技能操作信得过护士制度
一、护理专业特点:
如果知识为了掌握操作技能,
完全不需要读很多书,只要重复训练实践就可能成为操作能手。
培养护士将人文专业知识融入操作中,
建立护理病人的整体思维与整体理念,
操作只是病人护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职业,
是一切艺术中卓越的艺术(稀薄拉底),
操作能力与医疗知识同样是核心能力。
研究表明:
一个人最容易掌握的就是技能与专业知识,
最难改变的是一种热情的职业性格。
静脉输液专业护士整体知识
2000小时临床静脉输液实践
技术与临床应用 :20%
体液与电解质平衡:14.5%
药理学:14.5%
感染控制:14.5%
输血疗法:8.5%
抗肿瘤药物疗法:8.5%
静脉高营养:7.5%
症状改善:7.5%
儿科学5%
鼓励护士认识到操作工与专业技术人员不同
技能操作+相关知识+并发症预防+病人观察判断+健康指导+心理安慰+及时观察处理=完美操作。
护士是病人守护者,
医生合作伙伴,
家属的心灵港湾,
护士要参与疾病诊疗全过程。
二、评价护士技能操作质量的依据
最新版基础护理教科书,
卫计委发布的极力技能操作,
各地方依据以上修订的标准,
各医院自己修订的标准。
目前护理基本技能评价标准存在问题
1、复杂、过细、不实际、与日常工作不符
2、侧重流程、细节,从管理者角度出发
3、标准名称为操作标准,非病人护理标准
4、对病人评估缺乏互动及病人反问机会
5、管理、检查注重标准,缺乏尊重个人操作习惯
6、操作缺乏人文、缺乏沟通
7、健康指导知识不足,指导效果不够好
构建以病人为中心技能操作标准
1、建立技能操作标准而非检查标准
2、以病人为中心、以护士为中心,非管理者
3、操作要融入人文理念、要互动沟通
3、护士操作符合病人及病情要求,非管理要求,
4、建立符合原则的评价标准:安全、无菌、最小疼痛,而非操作细节。
5、尊重护士个人习惯,非强求动作一致。
病人技能操作护理标准
1、广州开始“护理操作标准”不允许叫检查标准。
2、改为“病人操作护理标准”,非操作标准。
3、让护士操作考虑病人及病情的需要,而非管理需要。
4、检查者从病人角度评价操作标准
5、训练护士从最小痛苦角度去操作。
导管拔出;病人最小疼痛前提下,安全拔出。
6、病人对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三、尊重护士个人操作习惯
1、护士发展及培养目标
2、专家型护士、非技术型护士
3、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解决疑难问题能力
4、并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
国际公认护士核心能力与操作技能:
评判型思维能力
沟通与合作能力
评判与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科研能力
管理与领导能力
护士护理技能操素质及能力:
1.操作素质:医务礼仪、以病人为中心、人文素质、无菌观念及技术。
2、评判型思维能力;确认医嘱、分析判断、善于了解思考、及时反馈。
3、沟通交流、友善体贴、询问倾听、及时接待、取得合作。
4、评估观察;观察病情、评估疗效、了解感受及心情、细微变化。
5、动手能力;评估选择、最小痛苦、敏捷安全
6、科研意识、数据意识、询证意识
7、管理和领导力;宣教指导、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性、指挥协调。
按照不同年资护士特点管理操作质量
1、管理者认识孰能生巧
2、新入职护士的操作规范管理
3、评价曹组主要看是否违反原则
4、允许护士根据本人经验改革操作细节
5、对个年资护士技能标准要求不同
6、 便捷、安全、最小痛苦、尊重护士个人习惯、不断改进技能操作技巧。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3 13:31:2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16 17:38:2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24 09:34: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许伟明 时间:2025-03-10 10:4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wzch509 时间:2025-03-10 09:55:0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3-05 16:50: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