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2019年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广州市召开。
会议强调,2019年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攻坚战的最后一年,也是要见成效的一年。年底前,升级建设的47家中心卫生院绝大部分要完工并投入使用;191家县级医院升级建设项目要加快推进; 安排11亿元建设6000个村卫生站,力争基本完工。
通过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大大弥补基层卫生健康保障网的空白村和空白点,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早在2017年广东省就已经开始这个三年计划,当时广东省计划在粤东西北地区新建10000个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按每村20万元的建设标准,2017-2019年各级财政共需增加安排20亿元,省财政约按总额的80%对粤东西北地区分类分档补助16亿元。
首先,必须为广东实实在在“强基层”舍得大手笔投入而点赞。特别是近年来一方面村卫生室普遍逐年减少,另一方面国家从2017年起不再安排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的情况下,广东积极、快速接过建设“接力棒”,舍得大手笔投入给全国做出了榜样。
其次,还必须注意防止村卫生室建设成为摆设。
据笔者了解,目前,我国村卫生室在“标准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方面,情况比较复杂,一部分是在国家给予了一定数额补助的基础上村医自建,还有一部分是村集体建设,与社区服务中心一并实施,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前一种产权归个人,后一种产权归集体。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了村卫生室的标准化。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由于村医是农民身份,从事着半医半农的工作,加之新医改后,特别是基药零差率后,政府补助少,村医收入锐减,村医无法单纯依靠行医获取养家糊口的基本生活费用,为数不少的村医干起了养猪养鸡跑运输等副业,不可能像准医生那样一天24小时坚持蹲在卫生室做医疗服务。
还有一些验收达标的卫生室,由于建设地点距离村医住家太远,村医难以常驻卫生室。为了方便病人,村医又在自己家里摆了药品开展日常便民医疗服务,这样被强制标准化了的卫生室实际上成为摆设。
还有一些卫生室建设标准过高,追求面积达标,六室分开,实际上大部分都做了表面文章,似乎有形式主义之嫌,笔者认为,在村卫生室建设方面,实用比“标准化”也许更重要。
除了卫生室硬件建设可能存在问题之外,乡村医生的纠结事还有很多,卫生室产权公有化也许仅仅只是其中之一。
村医的的收入和养老,才是当前村医的两大最根本问题。收入要解决的是养家糊口问题,养老保障要解决的是未来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能解决,庙建好了,和尚跑了,漂亮的房子有什么用?
日常运行费用怎么办?包括信息费、水费、电费、取暖降温费,房屋维护维修费等。
村卫生室、村医的定性问题一直没有明确,如果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如果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那乡村医生自然就应该是国家的人,但实际上并不是。
如果这些根本问题不能明确,什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什么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恐怕更多会变成形式主义,漂亮的卫生室恐怕也会成为摆设。
来源公众号:老徐评医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9 17:06:2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