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有言:养老难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方法,去尝试解决。本文建议:公立医疗机构与托养机构联合成立基本医疗中心,以应对养老服务中离不开医疗的特殊群体,是真正的医养结合模式。我们延生托养中心希望参与这样的实践,造福更多失能老人。本文已在《健康报》发表,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近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尤其是高龄、失独、失能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对于医疗健康护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国情,建立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才能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双重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许多国家比我国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经过探索研究国外的养老模式,发现其共同点:就是医疗、护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且无法替代,医务相关人员是其最主要的从业者。相比国内,养老还处于初级阶段,业态五花八门,而其从业者更是来自各行各业鱼目混杂。借鉴国外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现在,最常见的医养结合模式是养老机构设医务室或小型医院,配备少量医护人员,对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疾病监测及康复护理。其弱点也非常明显,主要是成本较高,多为基础护理,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其内设医疗机构,也大多沦为摆设。
梳理近年来的政策,政府大力支持在医疗卫生机构开办养老服务的做法。2016年4月,民政部、卫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支持在医疗机构内设立养老机构,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开展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民政部门予以优先受理。之后,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规划指出,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医疗机构按规定开办养老服务。也就是:医疗机构通过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引进养老服务人才、技术和设备,转型为具备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康复、老年护理服务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而现实中医疗机构开设养老院,仅适合于医疗资源充足、且有部分闲置资源的基层医院。二甲三甲医院一般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虽然政策允许并支持,但鲜有开设的。而养老院与医院合作,也大多流于形式,所谓门急诊绿色通道、双向转诊很难实现。况且,医养结合涉及民政、卫生、社保等部门,很难协调。
随着政府医养结合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各地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不断深入。分析国内外养老现状,借鉴国外“医养结合”经验,沿着国家政策指引,结合基本国情,我们提出:公立医疗机构(比如二甲三甲医院)与托养机构(比如托养完全失能人员为特色的机构)联合成立基本医疗中心,以应对养老服务中离不开医疗的特殊群体,成为可能。
基本医疗中心的概念: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及相关服务的机构。这样的设置,即不是养老院,也不完全等同于临终关怀。其具有无创操作、基本医疗、人文关怀、自然死亡等理念特色。分述如下:
1、无创操作:即不做破坏病人机体而造成损伤的检查和治疗;
2、基本医疗:包括基本用药,即不再用副作用大或者贵重药品;基础护理。强调重视基础护理;
3、人文关怀:尽量让服务对象看起来皮肤光泽,没有压疮,不会“皮包骨”,同时,进行义工爱心服务陪伴,听音乐看视频等;
4、自然死亡:对于死亡过程不做过分抢救(根据家属要求,可以应用基本心肺复苏和基本抢救用药),不再呼吸机辅助呼吸。
这样的理念适合完全失能人员。国内有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其中,完全失能人员近2000万。也适合部分癌症晚期患者、超高龄老年人以及有意愿的严重慢病虚弱患者和无法离开医院需要基本医疗支持的病人。
一些已经存在的托养中心,其不以治疗为目的,而是以强化看护助养为基础,以延长生存时限为原则。让病人无痛苦,有尊严的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为托养者提供最专业的营养支持、基础护理、个性化服务等。这些机构往往需求旺盛,养老刚需,也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比如北京延生托养中心就是服务于植物人等绝对卧床人员,解决了其家庭难题。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2017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青年报等集体发声关注植物人。
类似的托养中心与二甲三甲医院结合,创新出“基本医疗中心”,双方既有合作又有分工,显然是医疗的延续。其功能并非养老院的主要业务,肯定也不会对当前养老机构带来直接影响,也不同于护理院和康复机构。这种创新模式,对于当今“医养结合”机构的痛点难点和面临的其他问题,基本也可以迎刃而解。基本医疗中心属于以医为主的医养结合形式,有助于解决政府关注的部分民生问题。
医养结合模式虽然是最近两年才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对于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讨论,学者们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做这样具有特色的“医养结合”工作,具有开拓性,还有很多想象空间。最终“基本医疗中心”逐步标准化、流程化后,还可以连锁复制,为需求者提供恰当的服务,这也是医疗事业的补充,相信能为促进人类的文明与社会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