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品牌加盟模式 是大破局还是大骗局?

19年07月08日 阅读:9508 来源: 贺华煜原创

  导言1:


  这篇文字最早发布在2018年的5月份,当时引起不少同行的关注和讨论,有同行甚至直接对号入座地问我,说的是不是台湾颜仲裕的星范。就此,颜总也亲自致电,说要对他们的新品牌多做加持,多做帮助。此事在武汉美沃斯的前夕。


  不客气的讲,一些人在开始这么想的时候,就已经是思维的狭隘了。以我对颜总的认识、认知,也不会针对他个人或单个的星范;以我个人的个性,也不屑于此。


  我与颜总的认识是在2011年的夏季,当时他在上海艺星做品牌运营官,我在福州海峡整形服务。海峡有意邀请颜总的加盟,我与海峡的另外一位品牌总监王总,共同在福州的西湖边的一家餐厅,为他接风,8年过去,算是老相识了。


  自他从台湾到大陆,从北京到上海,从艺星到丽格,再到星范,应该说是与国内同行一起关注着台湾同胞的大陆创业历程。


  一篇就品牌加盟模式的探讨文字,能如此引起波澜,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做品牌加盟、医生联盟模式的,还不乏德尔美客、联合丽格等不下4、5家医美集团,他们旗下也同样有几十家加盟的机构。


  关于我对品牌输出模式的探讨,在我的《向死而生-中小型医美机构生存法则Ⅰ》,我曾断言,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做品牌输出模式的老板,敢拍着胸脯讲自己就能把机构运营的高级管理人才也一并配齐和输出。都是需要在市场中试错,都是要有死店率,至于谁将是那个不幸的百分比,天知道。


  事实证明,这几年加盟机构生存状态如何?真如加盟前的信誓旦旦的许诺,白纸黑字协议上的承诺上的,一并提供了高端运营管理人才的输送和培养了吗?我想,这些加盟过的和加盟了又脱离的机构老板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据不完全统计,有不下20位星范老板或管理人员主动找我下单购买过《向死而生》这本书,有的还直接在自己朋友圈留意,表示对这边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的深度认可。


  时过一年,有几位已经退出这种模式的机构老板与我做私下交流,对我一年多之前的分析判断表示认可:“佩服你先期的预见能力和认识问题的深刻度,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加盟的机构在诉求撤出来,包括我们。”(原话)


  关于这种模式的深度讨论,将在2019年下半年要出版的《涅槃——中小型医美机构生存法则Ⅱ》里,将有进一步的阐述和深度剖析。


  2015年我为公司的业务做规划,其中就有品牌输出业务板块(生美品牌输出、医美品牌输出),但综合评估之后,还是只做了“顾问式经理人”一种模式的输出。因为这是在9年前我开始着手研究中小型医美机构将是未来主流发展趋势的理论支撑之下做出的定位,因为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在运作上有相对的灵活。


  当然,中小型医美机构的快生速死,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是与机构老板的构成结构、知识结构以及见识宽度有直接关联的。


  我曾提出:在中国,不研究中国政治,不要经商;不研究中国文化,不要经商;不研究国人属性,不要经商。


  导言2:


  (黑白先生)最近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字《社会存在三种人:沉睡的人、装睡的人、清醒的人》。其中清醒的人,黑白先生这么说:鲁迅先生说的“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要有一种敢于正视问题的精神,敢于揭短亮丑的胆识和勇气。


  努力探寻社会的“黑暗”,才能珍惜眼前的“光明”。存在问题想得不应该是逃避、推卸,而是纵观全局,客观、精准、理性的思考和处理。从不切实际的意淫中回归现实,拿出行动寻找解决之道,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社会就像一艘大船载着我们前行,现实的种种黑暗面就如底下的暗礁,所以总得需要有人呐喊,冲着大船嚎上两嗓子后,会惊醒一些人,会触动一些人,然后及时地向船长报告,或者监督船长确保大船顺利避开暗礁险滩到达目的地。


  可是现实的悲哀,那些呐喊的人并不见得有好果子吃,轻一点的被沉睡的人骂,“闭上你的乌鸦嘴!”重一点也可能被船长判处“扰乱船心罪”扔到海里喂鱼。


  如果这个社会已经堕落到各扫门前雪,那就真没救了,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雪崩时,没有一个雪花是无辜的。


  正题:大败局,何止一二?


  先从上岛咖啡的大败局说起:2018年的劳动节当日,一篇署名杜鹃的文章《大败局:从3000多家门店到一无所有,上岛咖啡输在哪?》


  上岛咖啡采用简单粗暴打法——开放加盟,不到10年,在大陆就有了3000家门店。


  本来定位高端,先发制人,抢占独家市场,前景大好。怎料高开低走,后劲不足,盲目加盟扩张,质量下降。内忧外患,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寥寥数年,如此巨大的落差,除了自己作死的上岛咖啡可能也是没谁了。


  上岛咖啡没落的案例,是为品牌商敲响的警钟,也是对餐饮人的一个警示。


  究其原因,三大致命内伤:


  1、加盟模式简单粗野,只管收加盟费,缺乏服务支持;


  2、管控体系不规范,缺乏严格而统一的品牌管控标准,加盟商各自为政;


  3、股东内讧、缺乏长期战略,掏空品牌生命力;


  再加上各加盟店接二连三的商业失信丑闻,几大“内伤”致使品牌生命力消耗殆尽,不仅损害了品牌方,更是伤害到每一个加盟商家!


  无独有偶,当今的民营医疗美容行业,品牌加盟店败势已在上演,情况雷同,并非巧合。读懂上岛咖啡之败局,亦看到所有扩张圈钱,骗钱的所谓品牌输出。


  前段一个偶然机会,有几个医美同行对这两年行业中出现的各种模式医美进行了点评。有渠道分销模式;品牌输出+医生合股+资本模式;品牌+医生机构+管理模式等。


  几种模式,套路迥异,结果斐然。其中,有朋友对这几种模式进行了剖析,觉得很有进益,特别分享下。


  今天要探讨的是关于品牌输出模式。其中一位曾经做过该品牌输出机构的管理层,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做了分享。在这里只做转述,不做渲染:(注,欢迎对号入座)


  这位同行讲,这类品牌输出机构玩的是典型的空手道。不少老板(医生老板、生美转型老板、跨行医美老板)私下跟我交流过。你以为傻X就这么多啊!据了解很多加盟商不会买单的,特别是想用品牌名称融资,然后再占各家机构的股份。


  也有同行反馈:中高层团队的管理根本跟不上,这些合作机构,不会太长了,很快暴露问题的。机构收编的越多,暴露的问题越严重。


  这几个所谓的品牌输出机构,据说下面已经各加盟了几十家机构,也没这么多经理人管,人员参差不齐,一个客服就搞去做运营总监,那能做一个层面上吗?一个运营总监需要多久的市场历练啊!所以混个平台,坑的是那些不明就里的合作机构的小老板们。


  这个坑还会延续,这是那些跟品牌加盟合作的梦想家的死坑,而且还想绑定那些机构上市。这只能是一个更大的坑。这些机构的老板最后卖房赎身吧!从绑定的角度而言,就存在问题的。


  从初衷看,这些品牌输出机构就没有安好心。他们自己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再加上这些年忽悠过的一些中小型机构的老板,本来脑子很多有水的,就给搅成浆糊了。


  我2017年就写过几篇文字,就所谓的品牌输出模式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我的个人观点: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医美人在忽悠,在对整个行业的搅局。


  朋友介绍说,重庆有家机构,被某大师忽悠说开业的时候就要做500万,在一个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就说做500万,用什么来支撑500万的业绩呢?最后把该机构的内部员工洗了一次,充1万送1万 ,做了300来万。毕竟员工就有几千人啊,加上在重庆经营了这么久。不过这个洗自己人来充业绩的做法,也太缺德了。


  对于老板而言,刚进入,又不懂背后的风险,得开业就能做500万,是非常高兴的事情。摸索了二年也懂一点了,知道这么做的问题了。


  有些人学费不交痛了,都不算完的。该机构学费交了二年了,投入差不多在1亿左右,去年大概是亏了5000万以上, 今年在2000万左右,明年应该不亏了。一个机构使用面积才4000多平方 ,这么小的地方,亏这么多。那确实是脑子进水人干的事情。


  河北一家地级市的生美转型的医美机构,也如出一辙,被另一家公司忽悠着承诺一场会做1500万,最后动用所有资源,招聘一大批的临时工打电话预约,一个月的努力,一场会做了不足三百万。当然,对于小地方、小机构、小老板,这已经是美翻了的,他们哪里懂得其中的门道?哪里见过真正的大钱?


  大师都是大手笔,反正不花自己的钱。不过话说回来,只有大师有这个能力,拿别人的钱玩。忽悠水准还是很高的,再加上很多中国老板其实就是个傻缺。


  老板嘛!喜欢谈点理念、谈点梦想嘛,有高度。创业期老板不务实,是找死的节奏。就像某跨界医疗集团,想玩超市的标准化。一听就觉得有点扯淡了。


  标准化是有前期条件的:口腔标准化、眼科标准化,就可以的。整形医院怎么去标准化  你能培养医生还是你能生产医生?只能服务流程标准化,你说项目这个玩意,怎么个标准化呀。把整形顾客,项目做成流水线?全整一样的鼻子?一样的眼睛?就这还是有偏差的呀


  因为顾客群体的不统一、不确定,所以有些东西做标准化,还是难度大的。毕竟不是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薯条,不是星巴克的咖啡。


  品牌输出本来就是一个坑,很多机构在高端人才解决上是门槛。品牌输出,人才输出,管理输出,就是一套不成熟的体系,另外就是没有资本的注入,培训这块的工作就更加难做了。


  模式好复制,最难复制的是人才。所以,选择对人才匹配程度要求不高的产品或行业,还是有机会生存的。


  医美连锁的逻辑是总部成为成本中心,光是派驻个把人,没有商业逻辑的合理设计是不管用的,做连锁最难的是培养店长,另外店长、运营总监、客服总监,这些岗位必须的长期驻店,管理运营人才是最难复制。


  不懂行业属性,产品属性,消费者习性,管理团队的人性。不要妄谈标准化。那是胡说八道。这就是这么多年,我个人为何不主张这些所谓的创新模式的原因。脱离本质,或不懂本质,任何发展都是虚妄的。


  过去一年多,我在几篇文中阐述我对所谓品牌输出的个人观点。2012年,我在上海期间,就跟一个集团董事长预测过这事,泼过冷水,跑马圈地,小心作死。


  很多机构目前还没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靠骗加盟费,靠卖仪器设备,靠提供装修方案,靠卖一堆可以复制的医疗文书和管理章程,无运营人才输出的,所有加盟的不出一年80%以上将不同程度倒霉。这个要靠做出来,讲没用。除非是不要脸,吹吹牛。


  目前中国医美这个行业,无任何一个所谓品牌输出加盟机构,能解决运营管理高层人才和应变能力强的中层复制的问题,全是在骗。做一家,两家,三家,超过5家就是坎儿,10家就是灾,20家以上多是难了。


  2019年更多医美企业举步维艰,我个人暂时不接超过三家,亲自辅导。凡不听作死的,一概不接。这些年,我不是不想扩大,是不敢,不愿。要保持自己的底线。


  跨行转型,需接地气,所谓的多向行内前辈请教,才能少交学费。否则多少钱都不够砸的,只怕是烧不起。品牌连锁是趋势之一,这些机构这个时期进入,所以圈了钱。但入点要把握好,否则不出多久就原形毕露了。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个行业水多深,只有我们在这个行业侵染多年的人才有最真实深刻的体会。我经常讲,一个在医美没有花过钱的人,怎么知道进医美该怎么花钱呢?


  进来的人很多是因为看到别人赚钱了,可是又谁知道真正的利润和风险呢?只看到别人吃肉,没看别人挨打。


  就像我们看餐饮行业一样,跨行有风险。转型需谨慎。2016年底出来的“共享手术室”,去年上半年很火,下半年好像有点冷淡了。生美转型医美,这是很多生美的出路,美容院需要最大,如果后续的服务跟的上,那是个多赢的局面。对医美来讲,不是好事。如果他们不懂整合好这些,那就等死吧。


  医疗行业一样,别人只看到做一个客人收多少钱,不知道其中还有很多风险需要规避。风险很难把握,进门先拜师,不给市场,就给老师。这是必然。


  2018年5月2日于深圳


  2019年7月8日再修于深圳


  来源:贺华煜先生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04阅读

从寿险与养老保险关系,看医疗险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3-29 17:52:17 文章来源:原创

449阅读

上海:打造生命健康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医疗领域开放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4-03-29 17:44:57 文章来源:转载

346阅读

床位数超2000张!又一家社会办医院扩大规模!

作者:秦王 时间:2024-03-29 17:41:34 文章来源:转载

358阅读

国家医保局曝光26家失信药企,主流药企稍息立正向前看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3-29 15:17:39 文章来源:原创

541阅读

医保个人账户,建议为精准用药服务网开一面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3-29 11:23:04 文章来源:原创

889阅读

医院公司被罚55万元!这两大违规行为,民营医院如何避免?

作者:齐厄 时间:2024-03-28 17:30:25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贺华煜,山东枣庄人。医美行业运营管理三部曲作者:《向死而生——中小型医美机构生存法则I》《涅槃重生——中小型医美机构生存法则II》《向阳而生——中小型医美机构生存法则III》幼时因蒙学启蒙,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次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开始闯荡北京,从事过多种职业;2004年应邀南下发展,现定居于深圳;2009年进入中国民营医疗行业,从事医疗行业品牌策划及运营管理工作。...
职业亮点
医疗美容行业运营管理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