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有言:科学精神其实并不是你的学识有多高就有多高,这种理性态度,可能中学生就具备。简单识别方法,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懂你常用的物品说明书并理解,就说明你具备良好科学精神。
身边有个医学博士,拿到随意一种药品都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有人问,大博士怎么对这样的常用药,还不熟悉吗。还有一位计算机专家,应用普通民用电子产品时,即使一款打印机,也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他们为什么这样?文末回答。
给科普创作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对于科普工作,我们国家还订了一部《科普法》,其中第十七条提到: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体育、气象、地震、文物、旅游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各自的工作开展科普活动。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
其中医疗卫生放在第一位。
有了法律做保障,给科普创作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就简单了。
《科普法》总结了几十年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将这些经验,教训上升为国家意志,制定成国家法律,体现和维护了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什么是科普和科学精神
1.什么是科普
该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所谓"科普",就是指的这种活动。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也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讲科普,就认为是普及科技知识,而忽略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普及的片面认识。
2.理性精神是《科普法》的精髓
科学精神也是理性精神。与纯粹倡导技术进步的科学研究与发明不同,科普是在全民族和全社会树立科学意识,提倡用科学的态度、方法认识分析与解决事物的一种手段,它提倡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进行科学与技术的普及。
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意识也是理性精神的普及过程。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科学的昌明是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人与神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取得胜利的表现。无论在物质发展与人类精神品格方面,科学与理性精神均属于支配性力量,故而科学与技术普及工作在现代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方面皆占据重要与突出地位。
比如我们在经历了“非典”的影响之后,回过头来看,搞好科普工作,搞好科普宣传工作非常重要。会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科普作品我认为可以这样的理解:把专业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让普通百姓能够明白,并能指导他们的工作生活。因此作为最普通医生的我、作为科学工作者,用自己的理解和文字写出医疗常识性的东西,就可以算做是科普文章。
医生写科普文章的必要性
1,有些科普性质的常识,应该是每个医生都知道或者掌握的。比如有关伤风感冒,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外伤,心肺复苏的。
2,懂得一些科普,病人咨询常见病的时候医生不至于尴尬。还比如已经是医学的研究生了,出门在外偶尔遇到急救病人,无从下手。
3,进行科学普及宣教也应该是我们从医的一个重要内容。
病人眼里并不知道你是什么科的专科医生,认为你什么都懂。所以,医生本人应该了解基本的各科常见病的常识,能给咨询者一些建议。
病人或者非医学人士也应该关注健康常识,社会对于健康越来越关心,对于科普文章的重视程度,也应该是越来越高的。希望借此对关注健康的朋友带来方便和益处。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产品说明书其实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这个产品,也是一种科普,让你尽快了解特性学会应用。所以,医学博士和计算机专家也这么做,完全是个捷径。而不是他们不懂,他们没必要把自己的学识花在调试测试中。
你阅读说明书吗?如果没有这个习惯,那么,赶紧补上吧,你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很多迎刃而解。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