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有言:如果有医生或医务社工与95岁老太太家属沟通,病人适合去安宁疗护病房收治……当然,已没有如果。但是,对于安宁疗护的理念,我们所有医生应该有所认知。
北京民航总医院杨文医生的悲剧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舆论除了谴责杀人者,也反思了当今中国医疗体制的种种弊端。如果因此让中国医疗体制有所改进,也算让杨文医生得到安慰。
作为杨文医生的同行,且有急诊经历。最近,非常关注杨文医生被杀事件。同时,也进行反思,到底如何避免这类事件发生。
先说说花费:孙文斌95岁老母孙魏氏在民航总医院急诊留观半个月,花费36000元。这还是在家属拒绝了很多影像学检查、拒绝多项化验检查的情况下(央视报道是拒绝一切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转诊到朝阳医院交了押金30000元,到现在,共计6万6千元。在ICU里,3万元可能也就能维持3天不到。
再看看疾病:入院时纳差4天,意识欠清,医生诊断:肺部感染、消化性溃疡、心功能不全,可疑脑血管病。达到急诊留观的条件。
后来网传是杨医生的同事,写文悼念。其中诊断:重症感染(胃肠道、泌尿系、肺部)、心衰心肌损伤、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高龄。交代病情,预后差。
大家想一想,这样的高龄老太太,病情不稳定,同时有多种疾病,收住在哪个科室呢?呼吸科、心内科、老年科、急诊科、消化科、神经内科,似乎感觉都不太合适,且各科都不愿意接收(与医保无关)。此例老人因为首诊在急诊科,分流难,只能在急诊了。
如果医院有老年科、综合科,或许会考虑接收。
还是一个科室叫安宁疗护病房,当然很多医院还没有设置。即使开设安宁疗护病房的,大多也是针对晚期肿瘤患者,以减轻或缓解患者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为主,帮助患者尽可能的积极生活,正确认识和对待死亡。
我觉得,安宁疗护的范畴可以适当增大,可能更应该做的是长期护理。科室由专业人员组成,可以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托养,不用家属陪床,让家属回归社会。比如我们北京延生托养中心就是完全失能人员托养护理机构,提倡如下理念:
1、无创操作:不再做破坏病人机体造成损伤的检查和治疗;
2、基本医疗:不再用贵重药品,也不再做昂贵检查。只提供基本用药,注重护理;
3、人文关怀:尽量让托养者看起来舒服干净;义工爱心服务如读报、助念、演唱等;
4、自然死亡:对于死亡过程不做过分抢救(根据家属要求,可应用基本心肺复苏和基本抢救用药),不再呼吸机辅助呼吸。
机构除了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为其家属提供帮助;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让其家属尽孝没有心理压力。
这样的托养理念是否符合本例家属的要求?95岁老太太不受罪,不做昂贵检查和不用昂贵药品(家属对于应用醒脑静,也是反对的态度),如果老太太预计可能死亡,提供给家属陪伴的房间,自然死亡。对照95岁老太太已知的医疗相关信息,基本符合机构托养理念。假如入住到安宁疗护病房或托养机构,可能就避免了以后的一切,杨文医生就不会被杀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患有恶性肿瘤、阿尔兹海默病等不可治愈疾病的老年人逐渐增多,以及超高龄、多慢病的老人,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可以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从35个增加到61个,安宁疗护的床位从412张增加到957张,执业医生的数量从96人增加到204人,执业护士的人数也从208人增加到449人。参照WHO的标准,目前我国的安宁疗护体系整体还有非常多不足。
因此,悼念杨文医生的同时,呼吁安宁疗护病房设置和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应受到有关部门重视,积极推进。
来源:延生托养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