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陈根:肺炎终将过去,肺却再难回去

20年03月26日 阅读:7339 来源: 陈根原创

  近日世界各地全面爆发新冠病毒,3月11日世卫组织(WHO)宣布将新冠肺炎(COVID-19)列为“大流行病”,截至3月22日,根据各国官方统计,冠状病毒大流行已经导致全球155个国家超过29.6万人患病,目前感染人数以及死亡人数都还在大幅攀升。这超过最初预期的发展情况,原本以为中国控制住了,疫情很快就会狙击结束。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所谓的民主国家,自由散漫惯了,导致疫情演变为海外大流行。


  曾几何时,疫情爆发期间,很多人曾希望2020年能够重启,即便不能重启,多少人也希望能够在疫情结束之后,回归原本正常的生活。在疫情持续的几个月里,有些人因为这场疫情死亡,但更多人被认为“痊愈”而出院。但这些人,真的痊愈了吗?事实上,他们经历过这场战斗,都带着或大或小的后遗症,回到一般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表达“被治愈”人群,那就是:“肺炎终将过去,肺却再难如初”。正是基于目前疫情演变成全球大流行的情况来看,病毒在全球进行传播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清除,可能清除的方式只有三种:一是全球各个国家大隔离,用中国“闷”病毒的方式。二是期待着病毒自己悄悄地离去。三是寄托于疫苗问世,还要不受产能制约。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上三种方式基本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首先是这些所谓的民主国家,国民自由散漫惯了,不论政府如何呼吁,如果不像法国总统马克龙一样直接派军队进入管控,基本上限制禁令形同虚设;其次病毒自己悄悄离开,本来是待我们春暖花开随着温度的回升而让病毒离去,但进入全球大流行之后,总有一些地方没有春暖花开,因此病毒也就难以离去;最后则是寄托于疫苗,这个疫苗在短时间内有没有可能问世,我能说的是很有可能(原因以后有机会阐述),但就算问世之后其产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于全球的需求。


  因此,我写这篇文章是想再次告诉大家,在我们以巨大代价换回的疫情阶段性胜利,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的时刻,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至少在病毒被控制住之前大家都不能盲目乐观。想借这篇文章带大家从医学的角度了解与认识此次新冠肺炎的一部分病理,使我们能以客观、理性、敬畏的心态对待接下来的生活与工作。


  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


  在医学上粗略来分,肺炎大约分成两种,一种是典型肺炎,一种是非典型肺炎。根据《高医医讯》(台湾的医学期刊)的描述,典型肺炎主要是指“细菌性肺炎”,像是最常见的肺炎链球菌;非典型肺炎则是特殊病原引发,像是霉浆菌、披衣菌、退伍军人菌、立克次体、滤过性病毒、SARS 以及这次的新冠肺炎“COVID-19”等。


  比较特别的是,典型肺炎的症状会来得又快、又急,而且症状明显、严重,临床表现为发高烧、畏寒、咳嗽、痰液多而黏稠、头痛、胸痛。可能会有铁锈色的痰,呼吸时会有呼噜呼噜的声音,甚至会导致呼吸困难。如肺炎链球菌的感染,通常在48小时内就可能会并发重症,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但非典型肺炎的症状比较不明显,只是胸口闷痛、骨头或肌肉痠痛、干咳、没有痰,或是不咳嗽也不发烧。所以很容易拖过黄金的治疗时间,造成肺部留下后遗症。尤其是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免疫功能退化,得了肺炎的后症状又更不明显,常常看起来只是”容易疲劳“而已。


  谈及“非典型肺炎”,很多人可能会先想到当年的“SARS”,或是现在的“新冠肺炎”。但其实一开始称呼“非典型肺炎”,只是为了要区分跟典型肺炎的不同,后来SARS被正名为“急性严重呼吸道症候群”,新冠肺炎也被正名为“COVID-19”,这两种特殊、严重的肺炎,还是跟一般、常规的非典型肺炎有些差别。


  正常来说,病毒性肺炎很少发生,因为人体对于很多病毒都有抗体,通常只会产生一些轻微症状,但是,这两种肺炎是新病毒,人体无法及时产生抗体,所以产生的症状特别多、特别快。这种新出现的病毒,其在进化演变过程中突破了人体原有的免疫系统,并且在人体身上获得了很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全球大流行的原因。


  SARS容易刺激肺部、免疫系统,引起肺部积水,同时让免疫系统攻击肺部引起不可逆的肺纤维化。新冠肺炎则使下呼吸道痰液变多,在临床的解剖上看到大量黏液塞满肺部的状况,有小范围的肺纤维化。


  肺炎虽然很常见,但细菌造成的肺炎,不太容易留下后遗症,而病毒感染造成的肺炎,却容易留有肺部的后遗症。


  因为病毒感染容易造成间质性肺炎(引用百度百科的解释: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 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简单的说就是更深层的肺部发炎,甚至造成‘肺部浸润”的状况,等于肺部受到重伤。而肺部受伤之后,在愈合的过程中,肺部的表面就像皮肤结痂一样,会产生硬皮,就演变成“肺纤维化”,肺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肺部浸润


  肺炎跟其他呼吸道感染不一样,可能会造成“肺部浸润”。其实肺炎跟其他呼吸道感染不一样、又最可怕的,就是会出现“肺部浸润“的状况。


  肺是由很多肺泡组合而成,这些肺泡负责交换氧气,让氧气进入血液中,但如果病菌刺激肺部、让肺部发炎,一颗一颗的肺泡囊里面就会充满脓血跟水,氧气就没有空间进来了;而这种状况就称为“肺部浸润“(infiltration)。


  通俗的理解,所谓肺浸润通常代表的是肺部局部发炎,免疫系统为了运送免疫细胞过来,就造成肺组织的水肿,并沿着淋巴往外扩散。出现肺部浸润的状况,通常表示免疫系统暂时无法消灭病原体,反而堵塞了肺部的正常运作,患者会开始觉得缺氧、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如果肺部浸润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才会蔓延到其他的呼吸道,引起咳嗽、有痰、发烧。


  肺部浸润持续的时间越长,肺部受到的伤害越大,而且浸润的范围还会不断扩散,侵犯到整个肺部组织。如果可以早期治疗,肺部的伤害或许还可以恢复,但如果肺部细胞已经开始结痂,就会形成不可逆的“肺纤维化“,而肺纤维化的坏死细胞,还会去影响到正常的细胞,所以会不断不断的延续下去。


  肺纤维化


  肺部“纤维化”,在2003年SARS大流行时,就是很多感染者的梦魇,因为它不只不可逆,还会让平常的活动也变得喘、容易咳嗽或易感疲累。


  那么,到底什么是肺纤维化?


  很多人一定听过“肝硬化”,代表肝脏变得硬硬的、不再柔软,也失去了原本的功能。


  肺纤维化也是这样,它俗称“菜瓜布肺”,是指肺部从柔软的丝瓜,变得像干掉的菜瓜布一样,又粗又硬、没有弹性,所以没办法将空气吸入肺部、运送到全身,不只呼吸会变得很困难,身体也会缺氧。


  根据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专家陶启伟的研究表示,通常国外在诊断肺纤维化之后,余命大约是2~5年,但台湾在诊断肺纤维化之后,平均只能存活0.9年,5年存活率甚至比乳癌、大肠癌还要低,属于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


  当肺部因为疾病,或是其他的因素而“受损”,就会启动“纤维母细胞”来修复受伤的地方,一旦修复,就像我们皮肤上结痂一样,原本柔软的细胞会变得很硬、很厚,肺泡就没办法正常的让氧气吸入身体、也无法正常排出二氧化碳,肺部功能就减少了。


  这些坏死、变硬的细胞,是没办法恢复的,同时好的细胞也因为被混杂、干扰,所以一旦肺部纤维化,接下来就是肺功能受到影响而不断的退化、最后因为呼吸衰竭而死。


  就像是农药百枯草一样,为什么会让人那么快死亡?就是因为它会造成“非常快速的肺纤维化”,通常只要一小瓶盖的份量,就会让肺部整个纤维化,直接进入呼吸衰竭。


  肺炎引起的肺纤维化


  “肺炎”本身就容易引起肺纤维化,因为是肺部的严重发炎、受损。一般常见的A型流感或B型流感引发的肺炎,不太会真的造成肺部这么严重的损伤,但SARS或是这次的新冠肺炎则不同,是针对于肺部并且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才是让人害怕的地方。


  根据香港玛嘉烈医院针对12名患者的观察研究,发现有2~3人没办法恢复到“像以前那样”,他们走路稍微加快就会气喘,有些病人的肺功能可能少了约20%~30%。玛嘉烈医院对9名受感染患者进行肺部扫描结果显示,他们的肺部就跟“毛玻璃”一样雾雾的、很粗糙,明显有器官受损的状况。


  目前针对肺纤维化的治疗方式,只能找出造成肺纤维化的原因进行改善、用药物控制,或是高压氧治疗来避免进一步恶化,但想要根治,只能进行肺部移植手术。


  此外,可以通过锻炼肌肉的耐力,分担肺部的辛苦,让肺部不要因为过度使用而劳累、造成症状恶化,有时候喘、咳、累不见得已经是肺功能下降的征兆,是因为肌肉太弱、没办法轻松的使用,所以肺部就要花更多力气去给肌肉供氧气,所以适度的做一些锻炼肌肉的活动,也可以帮助维持肺部功能。


  但好在新冠肺炎案例大部分都是轻症,出院基本上已经恢复,但相信等时间过去,会越来越好。对于治愈的患者而言,也不必过于担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多进行游泳运动来帮助自己修复肺功能,因为游泳时的水压可以帮助提升肺功能。


  肺炎终将过去,但生活却将改变


  肺炎终将过去,但肺炎带来的影响却侵入到生活的各个层次,《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这周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到为了终止疫情的传播,我们的工作、社交、购物、教育、照顾家人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有些会持续几周,乃至几个月,有些则会永远持续下去。正如我在《瘟疫启示录---回溯千年“战疫史”》一文中所讲到从历史来看,每一次人类大瘟疫的出现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摧毁与重新缔造。人类的文明史伴随着瘟疫的脚步,在历史中呈螺旋式的上升。这次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从往后的历史回头来看,也将再次改写人类文明史,也将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


  目前各个国家所做的一切,从本质上说,都是放缓疫情扩散的速度与范围,不让治疗的需求超过医疗系统的承受上限。


  同时,停止一切社会活动,是一项代价高昂的选择。三大国际评级公司之一的惠誉(Fitch),近期就全球经济受疫情的冲击,将其对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从2.5%下调至1.3%。面对疫情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冲击,科学家们也提出了这样一个举措:当病例数上升到一个阈值时,采取严格的封闭策略,防止进一步传播。而当病例数下降到一个阈值时,则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允许一些社会活动的进行。


  所以,人们的生活会周期性地停摆,又周期性地重启,直到病毒完全离去,或者我们拥有了疫苗之后。我们最终会适应一切,会因为疫情的入侵而改变我们的一些卫生意识与习惯,包括一些监管与医疗方式,就好像在911袭击后,人们逐渐习惯了机场的严格检查那样。我们会适应隔离2个月与宽松1个月的交替,会适应一些熟悉的品牌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我们会慢慢开启更深入的互联网生活方式,会适应证明自己无病的免疫证明,也会适应医疗系统势在必行的改革与优化。


  但就像开头所说的那样,我们原本熟悉的世界和生活方式,恐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肺炎终将过去,而我们不能随它而去


  肺炎终将过去,但当肺炎病毒离去的时候,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安好健在。正如上文所说,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我们的肺部将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损伤,当然自愈的除外。我们无法确定自身的免疫系统是否具备对抗新冠病毒的能力与实力,因此在病毒处于全球大流转的时期,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要拿生命开玩笑。因此,在疫情逐步解禁的日子里,我们要始终保持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主要有以下十点:


  一、尽量少到人员拥挤的场合;


  二、尽量减少非重要的社交与聚餐活动;


  三、不要吃野生动物,少养宠物;


  四、要使用肥皂等勤洗手;


  五、在公众场合避免大声交谈吐沫横飞;


  六、保持居家环境多通风;


  七、增强运动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八、到医院等场合尽量佩戴口罩;


  九、改变我们国人奔放的饮食习惯,尽量使用公筷与独立水杯;


  十、学会使用互联网医疗,不要大事小事都往医院跑,要科学地相信你自身免疫系统的能力。


  从目前的救治情况来看,轻症者80%左右都是能够自愈的,而轻症的前提是我们自身拥有比较强大的免疫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避免成为病毒携带者,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自我保护与卫生意识;其次我们需要不断的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包括增加运动、改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作息等。只有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才能保护我们成为能自愈的群体,不会随病毒而去。


  来源公众号:陈述根本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90阅读

医保行政处罚全解析:5大时限、3大流程与3大最易争议环节,医院需关注!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4-04-26 11:31:12 文章来源:转载

300阅读

心脑血管病诊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家医疗集团做到了全国前列

作者:李钊 时间:2024-04-26 11:10:59 文章来源:首发

375阅读

慢病管理的挑战:并不在支付,而在可经营运营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6 10:38:13 文章来源:原创

772阅读

除了六大部门,这个神秘“第七部门”也在监管医保基金!医院务必警惕!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4-25 17:20:22 文章来源:转载

907阅读

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重在求实求效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04-25 17:17:03 文章来源:原创

645阅读

如医险闭环不好做,多考虑健康服务小闭环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5 17:10:51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互联网+医疗融合》畅销书作者。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产业、4D打印、移动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