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是否和谐无障碍,不仅仅取决于医患沟通,更取决于医患角色行为的对应,沟通只是医患角色行为范畴的一部分。按人际关系理论,决定人的角色行为表现的观念有三个:支配控制、依赖顺从、独立平等,这三个观念分别产生父母型角色、子女型角色和兄弟型角色行为模式。用A代表父母型、B代表子女型、C代表兄弟型,则医患关系角色可形成9种对应模式:
1、A医—A患:支配对支配,不和谐
当医生与患者均为支配型观念,都想让对方顺从自己的意志,这种医患角色很容易产生对立与冲突。临床上表现为医生只强调患者要遵从医嘱,而不能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患者一味强调自己的要求,而不表现出依从性,这样的结果常常是导致医生的接诊不成功或失败,患者往往会流失,甚至会产生医患冲突。
解决这种角色不对应的方法:医生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先扮演B,再逐步引导患者表现出C,再进一步引导患者向B角色演化。
2、A医—B患:支配对依赖,和谐
当医生处于支配意识,而患者恰恰表现为依从,这是大多数情况下的医患关系状态,这种角色是最理想的医患角色对应,有助于医疗行为干预,患者的依从性最高。但这种角色对应会出现一种先依从后反悔的后果。因为这种B角色意识的患者,有的是没有主见,人说就信的那种暗示高的人,其观念意识往往容易被后说的人改变。譬如患者在医院就诊时相信了医生,回家听家人或周围的人群议论后,又会对医生的意见产生怀疑、甚至感觉上当爱骗,从而反悔自己接受诊疗的决定,造成治疗中断。
解决这种角色不对应的方法:通常不急于做医疗处理,而是告诉其诊疗方案,让其回家与家人商量后,慎重考虑后再来。
3、A医—C患:支配对独立,不和谐
当医生处于支配意识,而患者处于独立平等的角色状态,患者此时要求与医生进行平等交流,而医生却不太愿意耐心解释。这类患者一般是高素质、有主见、对于疾病诊疗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或者对医生的技术与水平存在一定的不信任与怀疑。如果医生不了解患者对医生的角色期待,不改变自己的支配角色,用患者所期待的独立平等角色与其交流,即使医生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水平,也不能让患者满意。
解决这种角色不对应的方法:医生转变自己的角色,用C角色行为,尊重患者的人格,虚心听取患者的想法,认真和耐心地与患者讨论和交流,一般能获得补救。
4、B医—A患:顺从对支配,和谐
当患者表现出支配控制意识,医生采取顺从的态度,患者一开始是满意的,但如果长期采用这种对应模式,患者一旦对疾病的了解加深,演化成为能独立思考的C角色,会对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产生怀疑,感觉说什么医生都不反对,最后会失去对医生的信任,也会导致治疗中断。
解决这种角色不对应的方法:诊疗初期或接诊第一阶段使用该模式,中期通过患者角色引导,让患者演化为C角色,最后阶段争取让患者成为B角色。即让患者角色由支配控制向平等独立、再向依赖顺从角色演化。A型支配角色的患者一旦转变为B型,是最为忠诚的患者,对A型患者的接诊,一旦成功,依从性特别好,是一种典型的先难后易型接诊。
5、B医—B患:顺从对依赖,不和谐
当患者表现出依赖观念,医生如果也表现出顺从,接诊一开始就会出现障碍。临床上常见的就是医生常常主动问患者想要什么样的诊疗,要开什么药品。或者医生在接诊中,表现出“以病人为中心”过分征求患者意见,让患者感觉到医生不可依靠。患者可能产生失去就诊意愿,而转向找其他医生或医疗机构。
解决这种角色对应的方法:接诊前要对患者的角色进行观察,如果是典型的B型,医生则要表现自信、肯定和果断的语气,不宜做过多的解释,也不宜过多地征求患者意见,反过来倒是要找陪同患者就诊的亲朋,把医生的诊疗方案与意见知会一下,以避免其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6、B医—C患:顺从对独立,不和谐
当患者是一种独立平等的人格,医生却使用顺从的接诊角色行为,必然让患者产生支配意识行为,这样的接诊模式让医患交流不充分,患者寻求更多的医疗信息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会导致接诊失败,或者让患者成为A型患者,最后降低依从性。公立医院的某些医生、或者一些年轻的医生常常会无意识地表现出B型角色。
解决这种角色不对应的方法:医生调整自己的接诊角色,尽快实现由B到C的转变。
7、C医—A患:平等对支配,不和谐
当患者处于支配意识的时候,医生如果以一种独立平等的角色应对,患者就会感觉到医生解释过多,多见于刚刚从事独立接诊的年轻医生,或者重视医学理论和健康教育的医生。而A型患者也多见于领导和医生病人。
解决这种角色不对应的方法:医生首先把角色调整为B角色,医患双方建立起信任后再逐步引导患者成为C角色,医生再回到C角色即可。
8、C医—B患:平等对依赖,不和谐
当患者表现为依赖,医生却以兄弟平等交流的角色应对,有时患者会感觉到医生怕担医疗责任,有时也会对医生的解释感到茫然。
解决这种角色不对应的方法:医生调整自己的角色到A状态。
9、C医—C患:独立对独立,和谐
当患者是一种成熟型的患者,医生也以兄弟般的观念来对待他们,患者不但感觉平等,也能感到特别受到尊重。这是一种最佳的医患角色状态,这种状态一般不太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这种状态一般见于知识型的患者,以及疾病诊疗的中后期患者,因为中后期的患者通过医生的健康教育和患者本人对疾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建立了疾病诊疗的自信,也具有对疾病诊疗的价值判断。在民营医院的就诊C型医生和C型患者均比较多见。
对于患者来说,他可能是A型、或是B型和C型,但对于医生来说,他必须能同时扮演A、B、C三型角色,同时要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角色类型,从而选取相对应的角色同患者交流。而且,还要有将A型患者引导为C型、C型患者引导为B型、B型患者引导为C型的能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19 17:27: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林逸轩 时间:2024-12-19 17:27: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段涛 时间:2024-12-18 16:55:2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18 16:01: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2-16 11:40:2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庆丰 时间:2024-12-16 10:48:4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