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给医院带来4大冲击!

20年09月24日 阅读:86515 来源: 秦永方原创

  国家坚定不移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新华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0日主持召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听取医院、企业、专家代表和地方医保局负责同志意见,研究部署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韩正表示,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改革、取信于民,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韩正强调,要抓紧巩固完善制度成果,形成更加规范的制度体系,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要加快扩大集采范围,着力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分类不清等问题,扎实做好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要加强中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对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依法依规查处。要按规定采购并使用中选药品、耗材,防止出现招而不采、采而不用。要完善和落实改革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生产企业和患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工作落实,齐心协力做好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医院的影响和冲击


  药品和耗材的带量采购是大势所趋和大势所迫,对医院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如何加强内部药品和耗材的管理?这需要提高精细化运营效率,也需要绩效考核良好的设计。


  1、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耗材使用影响医院绩效考核成绩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已经纳入了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随着耗材的集中采购推行,相信其也将会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否完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耗材指标,将会影响到医院绩效考核的成绩,也会影响到医院的“面子”,进而影响医院发展的“路子”,还会影响到医院工资总额预算的“盘子”。


  2、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耗材使用影响医保支付率和医院的效益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情况,将会影响医保支付率和医院的效益。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医疗机构使用中选的价格适宜的药品,降低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成本。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支形成结余的,可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统筹用于人员薪酬支出。


  鼓励使用集中采购中选的药品,将中选药品使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各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要求等为由影响中选药品的合理使用与供应保障。


  对不按规定采购、使用药品的医疗机构,在医保总额指标、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奖补资金、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保定点资格、医疗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中予以惩戒。对不按规定使用药品的医务人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相应条款严肃处理。


  要进一步完善药品临床应用指南,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测,严格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医师和药师宣传培训,组织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促进科学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3、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加强现金流周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完善医保支付标准与集中采购价格协同机制。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付款期限作出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医院长期依赖拖欠药材供应商货款的现金运转模式面临挑战。面临医保支付的账期要求,医保按照招采计划直接结算,医院还要需要按时支付药材货款,对医院现金支付压力提出严峻挑战。


  4、设计合理的内部绩效考核方式提高精细化运营效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于目前医院收支结余提成或项目点数等绩效考核方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设计与医改新时代顺应的绩效考核方式“迫在眉睫”。


  不可否认,药品和耗材利益“盘根错节”,带金销售备受“诟病”。随着政策高压,反腐力度加大,虚高定价的空间必然压缩,靠“以药补医、以材补医”的时代必然终结,设计合理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加强内部药品和耗材的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正向待遇,提高精细化运营效率,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绕不过的“坎”。


  笔者认为,效能积分可采取“141”绩效管理模式,采取积分管理,“1”既一切以顺应医改新时代“人民健康为重”;“4”即绩效激励框架包括岗位工作量积分、医疗项目服务技术难度积分、病种风险难度积分、成本控制贡献积分等四轮驱动;“1”即一套绩效考核约束指标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关键KPI指标。


  总之,医保基金的有限性,与民众健康医疗需求的无限性,与医院增收需求的无限性,与药企追逐利润的无限性,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规避“医、保、企、患”四方“零和博弈”,营造和谐共赢健康发展的局面,需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协同发挥作用,为“健康中国”赋能。


  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梳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明确提出,落实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主体地位,鼓励联合采购。完善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预警,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建设遍及城乡的现代医药流通网络,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按照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价格、医保、采购等政策的衔接,坚持分类管理,加强对市场竞争不充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监管,建立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制定完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政策。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要求,完善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机制,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坚持集中带量采购原则,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可采取以市为单位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和专科医院联合采购。开展高值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统一高值医用耗材编码标准,区别不同情况推行高值医用耗材招标采购、谈判采购、直接挂网采购等方式,确保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号)强调,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含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上市,简称一致性评价,下同)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改善行业生态;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医保发〔2019〕18号)提出,各试点地区要结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使用中选药品。医保部门制定2019年年度医保基金总额控制指标时,对合理使用中选品种、履行购销合同、完成集中采购药品用量的定点医疗机构,不因集中采购品种药品费用下降而降低总额控制指标。对采购结果执行周期内未正常完成中选品种采购量的医疗机构,相应扣减下一年度医保费用额度。对中选品种处方量下降明显的医生,应进行专项约谈。


  国家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实施意见》,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组织试点城市和先行跟进试点的省份之外25省(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形成联盟,开展跨区域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在总结评估“4+7”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促进医药市场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医保发〔2019〕67号)提出,依托省级药品招标采购机构,推进建设区域性、全国性药品联盟采购机制,统一编码、标准和功能规范,推进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政策联动。深化“放管服”,在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监测预警、函询约谈、提醒告诫、成本调查、信用评价、信息披露等手段,建立健全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机制,促进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各地要配合相关部门,及时修订完善政策,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涉及价格和招采的各项工作,妥善应对部分药品价格非正常上涨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移交涉嫌垄断行为或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案件线索。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号),把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医保支付为基础,建立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监督一体化的省级招标采购平台,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形成竞争充分、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体系。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完善医保支付标准与集中采购价格协同机制。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秦永方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37阅读
1162阅读

公立医院采取“积分制”绩效核算方式的“五大好处”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

1483阅读

徐毓才:三定、质控与绩效分配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5-04-27 10:04:43 文章来源:原创

1573阅读

DRG/DIP付费浪潮下医院绩效方案如何乘风破浪?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7 09:57:39 文章来源:原创

1757阅读

消防演练丨院内突发火灾后灭火和病区发生火灾后病人集体转运方案

作者:相久大 时间:2025-04-25 10:21:27 文章来源:原创

1803阅读

如何与AI“谈恋爱”?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5 09:59:23 文章来源:原创

秦永方
简介
秦永方,男,64年生,高级会计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医院管理EMHA,从事医疗财务工作35年,出版著作8本,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医院绩效管理、成本核算、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从事培训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