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我要整理一些医药管理方面的干货知识,供医药行业的朋友参考、学习和探讨。
现在很多的医药企业已经逐步的放弃KPI考核,尤其是在营销层面。
一些医药企业放弃KPI考核,主要原因是KPI并没有使员工更多的关注工作业绩本身,而是更多的关注考核层面的诸多表格的填写,或者千方百计的寻找理由来弱化KPI考核。
为什么传统的KPI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并且还让员工反感?
1、KPI喜欢订高目标,一般用“达成率”做指标。
2、KPI喜欢做减法,一些指标的达成率要求是100%,或者极限值。
3、KPI喜欢重考核轻激励、负激励大于正激励。
4、KPI喜欢考核表面价值而忽视真正的业绩,忽略了企业的真实需求。
5、KPI喜欢与绩效工资挂钩,但幅度有限,激励力度差。
笔者近两年从事的医药企业管理咨询工作中,很多企业已经在很多层面,尤其是营销层面放弃了KPI考核而使用ksf考核。
KSF是什么?
KSF又称为“关键成功因子”(Key Successful Factors),是指决定岗位价值的最有代表、影响力的关键性指标。在定义上其实与KPI基本一致。但KSF在操作上,与KPI则有根本性的差别。
KSF的重要理念:
1、决定岗位成就的只有少数的关键因素;
2、这些因素具有规律性、决定性、成长性、关联系等特点:
3、聚焦这些因素,并视其为核心目标:
4、每一个因素代表一份特定价值,并与员工薪酬、晋升、奖励相关;
5、复制与扩散KSF,让成功可持续。
为什么很多药企,要摒弃KPI,而用KSF代替,两者的差别到底在哪?
1、安全感有差异
KPI:只要达不到目标(通常是很高的目标),扣钱。
KSF:目标以过去一年的平均值作为平衡点,只要高于平衡点就不扣钱,低于平衡点不奖钱(做到平均值难度会降低很多)。
2、激励性有差异
KPI: 只要达到目标(高),员工就可以拿到从工资分割出去的那部分绩效工资,没有奖励。超出再多,也不会超过预算。
KSF:只要到达了平衡点或比平衡点做的更好(合理),就不扣钱。超出了平衡点,就奖钱。员工超得越多,意味着他做创造的价值也越多,企业也从中受益,实现双赢。
3、驱动力不同
KPI:压力驱动,做不到就扣钱,这是公司逼着我去做,能做就做,做不了就走。
KSF:做好了就奖钱,做的越多奖得越多,上不封顶,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为什么受企业和员工欢迎?
这是一种最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最适合企业高管、核心员工、销售的薪酬模式。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对员工来说,我做的每一项有产值的事情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薪资回报,做的越多,得到的越多,那我自然愿意去干,现在用数据说话,这样就避免了有关系的人拿到更多的不公平现象。
对企业来说,员工有了工作动力之后,对企业的利润贡献也会更大,避免了有闲人的情况,员工在别的地方拿到更高薪资的可能性降低,人才流失率也会减少。
KSF的具体操作
1、将岗位原工资分解到核心K指标上;
2、每个K指标从数据分析找到平衡点;
3、每个指标超过平衡点即有奖励,低于平衡点即有压力;
4、每一个K指标:对于企业,是利润增长的渠道;对于员工,是工资增长的渠道;
5、从此,员工工资越高,企业利润也越高;
6、从此,员工和企业利益是趋同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一致的。
某企业生产经理的KSF案例:
小结:
KSF的模式,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而对企业来说,员工薪资越高,不仅不会增加成本,反而能为企业增加利润。
来源:鼎臣视点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