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
在平常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听到类似这样的言论:
不要放那么详细的价格,让顾客来问。
不要写的那么清楚,让顾客来问。
这些人有基层员工,也有部门经理,有总监,甚至有总经理。
这些想法都错了。先讲个故事。
二战期间,美国沃德教授受联军邀请,研究一个课题:如何在轰炸机的机身上装上更厚的装甲,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减少损失。
由于装甲很厚重,会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作战,不可能将飞机全身上下都用装甲包起来,因此,研究人员决定只在飞机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加上装甲。
于是他们开始收集数据,联军方研究了那些从战场飞回来的轰炸机,发现飞机上被子弹击中最多的地方是机身中央、两侧的机翼和尾翼部分。得出这个数据后,研究人员就决定在这些地方加上装甲,来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
好像一切都没有毛病,收集数据,得出结论。但是这一建议被沃德教授否决。沃德教授建议加强飞行员座舱和发动机的位置。他指出那些能返航的飞机之所以能返航,恰恰是因为那些被击中的位置,并不是致命的,所以才能返航。在返航的飞机身上没有发现在座舱和发动机的弹孔,并不是说这些位置不会中弹,而是因为这些地方一旦中弹,就是坠毁的结局。
后来证明沃德教授的建议是对的,轰炸机被击落的比率显著降低。联军后面还动用了敌后的工作人员,收集了部分在德国境内坠机的飞机残骸,发现中弹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教授所预料的,主要集中在座舱和发动机的位置。
看不见的弹痕,才是最致命的。
有时候,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并不是研究那些幸存者是怎么活下来的,而是研究那些没能飞回来的飞机是怎么死去的。但这些死去的人都无法开口,当你去问那些幸存者是如何生存下来的时候,他们会带着一种主观意愿的偏见,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些看不见的弹痕。
幸存者偏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逻辑谬误。我们只能看见经过某种筛选后产生的结果,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忽略掉那些最重要的数据信息。
回到刚来的的问题。
他们只看见了来问的少数人。那些因为没写价格,没写详细而走掉的多数人,都看不到。因为这些人,不会说话。
其实只要反过来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去思考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你去买鞋子,你是希望老板把鞋子的价格标清楚还是不标清楚?你是希望老板跟你讲明白鞋子的材质,舒适度,柔软度等等信息好,还是藏着掖着不让你明白具体信息好?相信你有答案了。
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应该以顾客的角度为思考,一切以降低顾客的成本(比较成本,选择成本等等)为原则。你不告诉顾客价格和详细信息,就是在增加顾客的成本!
请研究那些失败的人,请研究那些没有用你产品的人,请研究那些离职了的人。那里有沉默的数据,他们能告诉你那些看不见的弹痕在哪里。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5 10:04: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3 17:15:4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21 11:01: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21 10:48:3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19 14:14: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18 09:51:5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