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落幕,两会高频词还在耳边回响,在众多热词中我比较关注高质量发展,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社会发展至此,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高质量发展一再被重视,这也必将成为未来很长时间的方向和指引。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都需要高质量发展。在所有行业中,医疗行业必然也是更需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坚定不移的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个医疗行业从业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医学不能出废品,每个生命都必须认真对待,任何失误都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要尽可能降低诊疗中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遭遇了新冠肺炎,在应对新冠肺炎的时候,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当然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虽然全球的疫情还没有完全被控制,但中国的疫情整体是可控的,进入了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建设,两手都要硬,以防控为前提,以人民为中心,开创新的局面。
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资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推动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必将是医院管理的内涵和核心。
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不是才提出,其实很早就提出了。尤其是从《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发布以来,我国的医疗质量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明确了质量管理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九条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第一责任人。)
这些年在国家层面也开展了一些列提升医疗质量的工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018-08-16 发布的《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18〕29号),对如何推动医疗服高质量发展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四个方面16条具体要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坚持以质量安全为底线。
——坚持以保障权益为重点。
——坚持以改革发展为动力。
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
一、大力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科学就医。
(三)提升县域服务能力,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四)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二、依法保障医务人员基本权益
(一)合理安排医务人员休息休假。
(二)切实改善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三)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四)有效保障医务人员享有社会保险与福利。
三、营造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良好环境
(一)不断完善医疗机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
(三)着力创造更加安全的执业环境。
(四)扎实做好医务人员的培养培训。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保责任落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医患满意。
(三)持续深化医改,创造发展条件。
(四)抓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1.高质量发展成为医院发展的风向标。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的质量管理被提到更高的位置。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定义医院质量安全。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写到医院的十四五规划当中。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医院发展的内涵和核心。
2.把高质量发展和绩效考核做明确的挂钩。高质量就没有高绩效,只有高质量能够。大部分的纠纷究其源头都是很小的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些本该避免的纠纷,也是精益管理里面的浪费,这些浪费拉低了医院的绩效水平。2020年开始实施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三级医院考核指标中,近一半都是质量安全的。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指挥棒了,绩效要想好,质量必须高。没有质量的数量可能是灾难。
3.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把相关的条目能够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当中体现。要体现医疗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其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医疗质量的高质量发展,还应该是医院经营管理,全方位的高质量。比如医院经济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等都宜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低效或无效的管理,肯定会拉低医院的运营效率。
4.使用质量管理工具大力推进质量管理活动,在医院中实施系统的质量管理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程质控。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还需要与时俱进,比如从DRG到DIP,就是支付制度和质量管理工具的进步。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首先推出,实行对疾病与相关并发症的定额支付,激励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医疗成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DIP(Big Data 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即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利用大数据优势所建立的完整管理体系,发掘“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对病案数据进行客观分类,在一定区域范围的全样本病例数据中形成每一个疾病与治疗方式组合的标化定位,客观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复杂状态、资源消耗水平与临床行为规范,可应用于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医院管理等领域。
5.通过等级医院评审,确实提升医院质量和安全的水平,在评审当中质量安全作为首要条款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没有高质量是很难通过新的等级医院评审的。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前路漫漫,但方向是明确的,加油,只要努力,就一定 会实现的。
来源:漫谈医管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