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医疗的医生沟通时,均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同为医生这一职业,每个人对医生的品牌的认知差别出现了极左极右的情况,不是不屑,就是不懂,不是没有意识到就是意识到了无从下手。
极牛的医生
极牛的医生大都是公立医院的,错误的以为在医院有点名气,就自以为是自己真有名气了。
很多二级三级医院的医生,从学校毕业就到了医院的体质内,对正规医疗大市场并没有丰富的经验,靠着院内的行政评价与院内任命取得了某些职位后,就以为自己的水平高,知名度高,地位高了,靠着年龄和履历堆积的所谓的名誉,觉得自己堪称一代名医,殊不知,很多案例证实了,不少的这样极牛的医生,下海到了非公医疗大市场,被瞬间打回原形的多的是。
有一句说的就是:离开平台,你啥也不是。
医生的品牌不是医院给的,是靠自己打造的,堆积的一堆名头,老百姓并不买账。
一个人若不能快速地将平台红利转化为个人能力,那么,潮水退去,你定会裸泳。
当然,笔者以上所讲的并不是医生的整体面,是指的其中一部分的医生,的确有极牛的思想。
在体制内呆不住,想跑到大市场上博弈,这样的医生,真的需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品牌了,到底自己牛在哪?是你觉得你自己牛,还是你真的很牛!
极牛的医生,也出现在非公医疗体中。有些人告诉我说,只要我技术够牛,什么营销,什么品牌,我能给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不用去管其他的。
可爱的某医生,真的这样吗?为什么你自认为你技术很牛,却你诊所前门可罗雀?
为什么你经营了多年,想改善一下就医环境,连几十万的装修都掏不起?
美国社会学家霍兰认为,医者有四个“救生圈”:技术魅力、人格魅力、温暖陪伴、灵魂抚慰。
技术“救生圈”固然重要,其余三个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
泛医公社医生个人IP打造专家刘拓则认为:医生技术好是一个必要因素,作为一名医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就和搞运输的司机必须开车牛,当老师的必须讲课牛一样,那是生存技能,可除了技术牛以外,还得让别人觉得你牛才行,因此打造个人IP,是需要对内求精,对外求名。
作为一名医生,关注病,更要关注人;读懂病,更要读懂人。此乃医者新时代下的最高境界!
极自卑的医生
在公立医院里,还没熬到极牛医生的位子,想牛也牛不起来,毕业多年还在住院部呆着,工作多年连上门诊的机会都还没有……
在非公医疗机构里,感觉自己师出无名,岌岌无名,怎么混也觉得熬不出头。心凉的几度要逃离这个行业……
在之前的年代,这类的医生还真没有多少出路,可在地球村的年代,
只要你想改变,没有人,能阻挡你的成功。
无论是极牛的医生,还是极自卑的医生,其实共性是,对医生个人的规划,对医生个人品牌的打造的极不懂和极不会。
对医生个人IP打造的极不懂
在互联网时代,医生的个人形象展示已不再是受困于某个机构而永无见天日的年代。
通过互联网线上个人IP的打造,照样可以从一名小大夫,成为一个名医生。
患者对医生的认知,也从认名头到认全面了。真正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生最受欢迎,那些还在等患者主动上门,以自我为中心的医生在逐步的被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医生,从不去回访客户,一副冷漠的面孔时代已经需要过去了。
医生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正在推进,医生个人品牌的价值将日益凸显。
谁的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谁的口碑就好、上门求医的患者就多。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决定:在职医生可以开办医院、诊所、自由创业了。
想在体制内巩固好自己的地位,切实打造自己的个人IP,是谁也动摇不了的。
想在非公医疗的浪潮里拼杀,没有自己的个人IP,将会很快被淹没。
对医生个人IP打造的极不会
如何打造医生的个人品牌呢?
刘老师,我也想打造自己的IP,得怎么入手呢?
五千传承平台创始人,医生个人品牌打造导师刘拓提出:五维进阶医生个人IP打造术。
将从认知、定位、内功、外力、收获五个维度,立体打造医生个人IP。
认知:突破认知,扩大自己能力边界
定位:术业专攻,做细分行业专家
内功:利他输出,做透IP核心,夯实专业内功
外力:放大IP,引爆IP,提升受众面
收获:收获IP资本,收获IP财富
五维进阶立体打造医生个人IP,让你成为一个新时代真正的名医。
作者丨刘拓
来源丨公众号:泛医公社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