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D音在北京举办医疗健康公众沟通会。会上,D音健康相关负责人解释了平台认证和内容审核规则。D音健康运营负责人介绍,为了维护D音医疗健康生态,目前D音优先为三甲主治医师以上专家和国医大师进行个人认证。意思很清晰,政策收紧了。
其实收紧的不仅是认证,传播裂变的推广机制也收紧了。
会场流出来的这张图显示,医生在D音平台的认证需递交“科室证明”,这件事其实很多年轻医生是做不到的,实质上是平台的妥协,大多数的科主任和院长是不支持医生做网红的,未来连院外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可能都会禁止。
而微信,作为最大的互联网社交生态圈,用户基数高达9亿多,个人视频号能获得的流量曝光,远远超出想象。同样作为社交软件的D音、快手、微博等平台来说,微信圈内的流量属于私域,则对应的它们是公域,两者的粘粘强度和社交关系强弱是明显划分的。
公众号的文章链接可以在发布视频的时候附带上,点开链接立刻跳转到公众号,这简直一举两得。视频号主页简介,可以直接表明微信号和公众号名字,这与其他平台不同,像D音、快手、微博等平台,当还是新号的时候,你附带引流的信息,系统会自动对你的内容进行限流,而视频号,公众号,微信,都属于腾讯旗下的,所以不存在被限流,或者违规的情况。
嗓音管理医生马玉龙医生,擅长非手术嗓音管理
最终的引流走向是引导到微信圈内的流量,那为什么不直接在原基础的平台上导流呢。
更重要的是,传播媒介和传播主体的匹配性,是我们常常忽视的。尤其在D音巨大流量的前提下,人们往往兴奋过度而乱了方寸,实际上那些大流量对小白或没有推流能力的账号而言并没什么价值,就好比隔壁住着一个不相往来的亿万富豪。
医疗短视频的传播主体是医生,这个群体是具备明显的线下属性的,线下的患者大多数都希望添加医生好友,希望跟他有更多的连接和互动,所以视频号作为传播媒介,和医生这个传播主体的匹配性是非常高的。
内容的传播靠的就是信任基础上的裂变,医疗健康短视频更是,线下的患者就是第一圈粉丝,他们的点赞、评论和转发就是最直接的裂变力量,微信生态的线下属性更强,能因此基于LBS影响更多周围的人群,这和医疗服务的属性是一致的。插一句打击的话,不考虑医疗价值的纯商业行为,对医生来说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极其危险的。
唯一的不足,可能医生的好友数量太少,引起视频号点赞和推送的量不大,但只要假以时日,辅以策略,线上线下整合,做起来是很快的。
视频号风口来了,你看到了吗?
来源:医友Plus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4-27 10:06:35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25 16:57:25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4-25 16:09: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