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是唯一获得国家认可并大力推广的“模式”
医改10多年,众多模式昙花一现,而最持久最全面唯一获得国家认可的只有三明医改经验。标志有
2019年11月6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医改发〔2019〕2号)文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
2021年2月10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关于认定福建省三明市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的函(国医改秘函〔2021〕7号)认定福建省三明市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并提出要求:
一、各地要认真学习福建省和三明市的改革勇气和担当精神,积极借鉴其改革经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任务落实,推动医改走深走实、再上新台阶。
二、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要对基地的经验推广工作给予支持,加大对三明市医改工作的指导力度,把改革成果总结好、巩固好、发展好。
三、福建省三明市医改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宣传解读医改政策、传授实践经验,推动改革经验在全国落地生根。站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2021年6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1〕20号)提出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2021年6月25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印发《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医改秘函〔2021〕36号)。
2021年10月11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医改发〔2021〕2号)印发《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
2021年10月 29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推广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的通知印发。
2021年12月29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印发关于抓好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落实的通知 (国医改秘函〔2021〕67号)。
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2〕14号)提出“加大三明医改经验推广力度”。
推广三明医改经验首先要上力度并跟踪问效
2021年医改重点任务将“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放在四部分重点任务的第一部分,要求“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显示了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是医改重点任务的重点,同时也点明三明医改经验的核心是“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至于如何推广,首先就是上力度。怎么上力度?
2021年提出“大力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要求在三明市建设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加大经验推广力度。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以降药价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医保支付等综合改革。完善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对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的指导。这四句话实际上简明扼要道出了推广的方法,即立基地、明路径、建机制、强指导。
2022年提出“加大三明医改经验推广力度”。要求跟踪评估各地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工作进展,对工作滞后的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要求,推动由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一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也就是要跟踪问效并夯实领导责任。
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三医联动是三明医改的核心
所谓腾空间就是通过药品耗材集采降低虚高价格。2021年要求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逐步扩大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落实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指导医疗机构利用好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积极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加大力度推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使用,2021年8月底前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实施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推进统一的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标准。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在监管、医疗、医保等领域的衔接应用。
2022年要求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扩大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350个。国家层面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国家组织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指导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联盟采购实施1次集中带量采购,提高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结余留用考核,激励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研究完善对抗菌药物等具有特殊性的药品集采规则和使用方案。加强医用耗材价格监测。
所谓调结构就是利用药品耗材集采降低价格腾出了的空间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改变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2021年提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指导地方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对进展滞后的地区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指导地方依法依规改革优化政府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行为规则和相关成本监审听证目录,允许定价部门采取简明易行的方式开展成本调查和听取意见。推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2021年9月底前印发政策文件。
2022年提出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各省份2022年6月底前印发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文件,年底前将医疗服务价格调出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目录。指导地方科学设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触发标准及约束条件,年内开展1次调价评估,符合条件的及时调价。指导5个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探索价格调整总量确定规则、调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等配套措施。
所谓保衔接就是通过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实现确保医疗机构发展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目标。2021年提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促进精细管理,适时总结经验并向全国推广。完善基层机构医保政策,引导恢复期和康复期患者到基层就诊。
2022年提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在全国40%以上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工作,DRG付费或DIP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30%。对已进入实际付费阶段的试点城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完善支付政策。推进门诊按人头付费相关工作,完善有关技术规范。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推动三明医改不断走深走实的根本
这也是三明医改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成绩的最核心最关键原因,同时也是其他地方医改最终烟消云散的根本所在。
2021年提出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加强对地方的督促指导,推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和公立医院投入政策。拓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经费渠道。允许医院自主设立薪酬项目,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价机制,突出实践能力业绩导向,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
2022年提出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指导地方结合实际用足用好编制资源,对符合条件的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可探索通过公开招聘等严格规范的程序择优聘用,纳入编制管理。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强化公益属性,健全考核机制,指导各地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导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至于2021年提出的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2022年提出加强综合监管均放在“三明医改经验”一节实际上关联性不大。
来源:老徐评医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9 17:06:2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