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收到一个想做鼻子的朋友聊天截图,问我现在的美容外科那么猖狂了么?连“死人”的真皮都敢用么?瞬间把我给搞蒙了,看了她的聊天截图貌似对一种再生材料比较感兴趣,还针对不同地区的医美机构进行询问了解,貌似没有得到相关的答案,从聊天的内容来分析,这两家机构还是停留在推销材料赚差价的思维年代,对品项设计、流程的管理似乎缺少概念,让机构的风险系数陡增。现在医美的合规经营是主流趋势,何况目前的材料如此的丰富,还有大多数机构存在侥幸心理赌几率。兄弟,那不是前几年了,投入个桑塔纳换来个奔驰,抓到了罚款个桑塔纳还赚好几个。现在的美容外科太难了,你还玩个走钢丝的绝活,你牛!
聊天内容提到的“ADM”到底是什么?
经查证,是acellular dermal matrix的缩写:ADM,中文叫:脱细胞真皮基质。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取自同种异体或异种动物皮肤组织,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法去除表皮细胞及真皮层内的细胞成分,去除引起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大部分成分,完整保留细胞外基质的立体支架结构,可吸引宿主细胞在支架内生长并分泌新的细胞外基质,形成自身组织并完成对缺损组织的修复重建。ADM根据来源可分为人源性(HADM)和动物源性(PADM),而以上截图的主角就是HADM异体材料。
我还一直纳闷思考:”很多的产品在医美行业超范围使用的越来越多了,事关重大,赶紧有请“如来佛祖”打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探究竟!
原来学名叫《脱细胞异体真皮》顾名思义来源于同种异体组织,
简称“HADM”有5种产品型号经过审批,选择其中的两种深入研究下。
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看,这两款产品均为械三,明确标明HADM(人源)取材于人体捐献体的皮肤。也就是说求美者若使用该材料,其来源于同种异体。这种情况,医美机构很难做到告知,大部分机构为了成交,选择性隐瞒。
如那位朋友所言,部分医美机构在使用这样的产品,毋庸置疑属于超范围使用,这种行为是否合规合法?
根据《遗体捐献条例》明确表示,捐献遗体,不得用于商业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条 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2009年,《条例》明确捐赠者的骨骼、心瓣膜、皮肤,不可用于临床。武汉市三院曾因每年约有150名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需要用遗体皮肤2030万平方厘米,于是《条例》修正,将《条例》第二条第一款“由其遗体捐献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捐献用于医学教学、科研或者将角膜捐献用于临床移植的行为”修改为“由其遗体捐献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用于医学教学、科研或者临床的行为”,扩大遗体利用范围,希望救治更多有需要的人。
如果将人源性(HADM)即将人体捐献体的皮肤,理化处理后,能否在医美领域进行商业行为,的确值得思考!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适用范围:“该产品可供人体真皮缺损的替代和修复(不包括面部除皱)面部除皱是一个很广泛的面部年轻化项目,这适应症”貌似不包括医美领域。
针对这种情况,从两个维度分析:
第一:医美机构的老板或医生规范性经营意识淡薄,或被材料商忽悠了,根据医美行业产品的属性部分机构鲜有人了解的那么详细,没有点专业水平非常难分辨;
第二种:明知不合规而正常使用,分为两种情况;
1)被动使用,作为一位医生,老板引进什么材料就是用什么材料,具体怎么使用,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
2)主动使用,为了保证项目的差异化,获取最大化的效益;这种行为值得去思考?医疗工作者应该保持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如果为了商业利益驱使,对求美者隐瞒产品的来源和性质,是否已经违背了捐赠者的奉献原则?是否违背伦理道德?
如果将捐献人体的皮肤商业化,这样的人源性(HADM)材料用于医美消费者,一方面没有尊重捐献者,另一方面机构是否有义务和必要提前告知消费者,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否则将会产生信任危机和陷入无休止的道德伦理纷争。
这些都是需要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常用的植入类材料分为人工合成和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如合成人工骨,硅橡胶、聚四氟乙烯等,生物材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动物源和人源,既然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说明,每种材料在不同的领域都可以发挥核心价值,虽然材料在升级,技术在进步,跨领域的使用一定需要经过临床验证,这对对行业底线的坚守,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
医美是一个集医疗和商业为一体的特殊领域,这种特殊性必要会导致一部分的灰色地带存在,医疗产品颠倒主次服务于商业,过度的营销包装充斥其中。这需要今后我们在选择材料的使用上需要更加的专注,特别是超范围及伦理的问题等。
在鼻整形的探索中经历过夸张的网红鼻、全肋鼻等,经过实践的证明,这种行为其实正在透支美外的信任危机,足够大的群体参与,暴露问题的概率陡增,信任危机的崩塌开始出现!
出现问题不可怕,如何扭转现在的局更关键!
第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
目前医美还是受上游厂家影响比较大,美容外科的上游厂家需要深层次构建更完善的体系。认知的理论体系(给外科医生及运营更高的层次认知)、实操的规范体系(保证顾客安全及下限)、完善的服务体系(给顾客更好的体验感)、合理的品相建设(可复制化的手术方案,才能让美容外科更快速的复苏)。
这些前期的工作,上游厂家要规划布局,对头部机构及重要机构的帮助毋庸置疑。
第二点:不可动摇的整形地位
如果说,真有一个美容项目是一劳永逸,它一定来源于美容外科。同时,我也相信优秀的美容外科医生始终坚持自己的专研。美容外科的优势非常明显,如果一个项目做好后,它维持的周期非常持久,综合的性价比比较高。
另外,也对美容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医生具备的解剖学,还需要掌握材料学、力学、美学等完美的融合。
早期的模式不适合现在的环境,需要美容外科全面的提高,来捍卫它的地位。
第三点:顶层设计的认知
美容外科医生目前存在的方式有两种,自主创业和打工。大部分医生缺少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手术项目的总结与思考。仅仅局限于不停地做手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失去了医学的实践与研究的本质。
第四点:智能的的美学设计软件及完善的美学服务流程
1)从二维图像到三维立体的运用;
2)建立有效沟通的工具,挖掘新顾客、锁住老顾客的新突破;
3)打通咨询与医生的矛盾壁垒;
4)完善升级顾客的体验感;
5)享受3D智能美学的医美红利;
第五点:品相设计的认知
来源: 医美现象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