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感触:
笼统看“腾笼换鸟”,是有较大机制的。但一具体就深刻,“腾笼换鸟”的工具性有几分?是抵达健康中国的“真靶点”么?本文做些探讨。
假如仅从钱的方面、筹资方面看,“腾笼换鸟”局限性很明显。“腾笼”的现实可承受力多大?执行效果有不确定性?“腾笼”具体已指向多少药品、耗材?
“换鸟”换到什么鸟?假如仅仅是“有钱一些”,这些钱投向哪里,会使二次应用效率很高?还是一个历史之中的发展中命题。并且涉及到具体投放方式。
比如:“换鸟”在面临“发钱”“做事”,是对事不对人,还是对人不对事,亦或者对事也对人。总之,不太可能是不对事也不对人。健康中国寓于其中?
医改“腾笼换鸟”,与健康中国仍有较大差距。
健康中国太过高大,对“腾笼换鸟”来说,好像超越历史时期看向未来问题。
由此,今日医改不应沉浸于仅做术的方面,术当然要做。与此同时,集采、医保谈判、支付改革等能否掌握道的方面,并由统战合作,吸引医、药、保都去搞道的建设。
打个形容,就是:“换鸟”要换两只,笼里一只,笼外一只,且笼外那只能听懂笼里说话。
就是:修缮笼子,把笼子扎得更结实可靠。
就是:视“腾笼”为第一个撞击粒子,能引起激烈变化,进而产生动能效果、势能架构,更多循环。
讨论“腾笼换鸟”的理论地位,引出一个大的议题:
集采之初心驱动,是来自哪里、去到何处?
恐怕是纠正医药流通领域的不正之风。这是视觉直觉,简单朴素。
从这个视角看,纠正不正之风,并不是集采的扩围补充理由,乃是集采的正本清源。
从长期长效、常态化的方面看,更是如此。因为,纠正不正之风,并不应是一阵风。
澄清:不是否定“腾笼换鸟”,是为了总体、局部(包括“腾笼换鸟”)都有更好发展。绕到墙后看墙上的一点斑驳、漏洞,更有利于墙体墙面的修葺、重建,仍然屹立。把“腾笼换鸟”仅从钱的方面、筹资方面展开论述分析,本身就是狭隘地看小了“腾笼换鸟”的深刻作用。
感谢杨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晨晓 时间:2023-12-08 14:56:3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3-12-08 11:52:0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8 11:42: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全玉 时间:2023-12-08 11:13:4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3-12-07 17:50:3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3-12-07 17:36:1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