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在中国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5月28日-30日,奇锐到南昌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简称:CACLP),大会参展商超过1000家,体外检验行业的从业者们充满干劲儿、热力四射,奇锐在现场感受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强大的活力和动能。不过,今天奇锐不打算讲医学检验行业,而是想谈谈民营医疗当前的挑战和机会。
过去十年,各地都在大扩大建公立医院,公立医院规模大扩张、四处出击,致使原来在夹缝中喘息的一些民营医院压力山大。此外,医保经费吃紧,医保局推行DRGs/DIP支付改革、打击骗保,再加之社会变迁、消费者保护越来越进步、政府监管更严格——各种因素影响下,过去十年民营医院的日子很难过。
不过民营医疗的从业者不能灰心——在“至暗时刻”,反转正在孕育中。
5月30日一早,我在南昌拜访了达康医疗的创始人陈少波先生,和他交流了一个小时(之前他曾经到“医学界”考察,并一起交流了几个小时)。他的创业历史和感悟,对于民营医疗从业者很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提醒奇锐:民营医疗在中国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达康医疗创办于2012年,是一家服务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透连锁诊所”。陈少波当初在北京某医疗行业协会工作时注意到了血透市场,他发现国外的独立血透中心很发达,而当时中国的独立血透中心还很少,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没有选择中心城市,而是把目光瞄准了医疗水准相对不高、远离区域医疗中心的县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达康医疗已经在全国拥有了70多家血透诊所,绝大多数都在县城。
谈到达康医疗的经验,陈少波归纳说:市场选得好、质量控制得好、服务做得好。
血透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每周要做两三次血透,因此服务半径要短。之前县域的患者常常要到地级市去做治疗,费用高,路上花的时间比较长,经济和生活负担很重。有些地方县医院虽然开了血透服务,但如果没有竞争,诊疗质量、患者体验都不太好,“脸难看、话难听”,这些公立医院的通病并不罕见。达康医疗作为专业的连锁血透门诊,干的是最高监管等级的诊疗服务,自身作为民营机构无所依仗,必须把诊疗质量做好。因此,达康制定了严格、标准的诊疗流程,严格控制诊疗质量。此外,民营医院要和当地历史悠久的公立医院竞争,必须做到服务态度好、诊疗体验佳。
竞争力怎样?
陈少波自信地说,凡是我们进入的市场,半年以后,该领域公立医院的服务态度就会大大改变。因为有了竞争,患者获得了质量更可靠、体验更好的血透服务,企业也获得了稳健的发展,目前达康医疗经营状况非常健康。
未来3年有什么发展计划?
陈少波说:我们计划把门店扩张到200-300家。美国只有中国1/4的人口,独立血透中心却是目前中国数量的10倍,未来可供达康医疗发展的空间很大。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的创业?陈少波和我聊天一开始讲了一个故事。他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血透患者的负担还很重,虽然有了医保和新农合的支持,但大量的血透患者连30%的血透费用也负担不起。在他的老家江西省,他积极和有关方面沟通,做到了江西省血透患者“0费用”看病。办法是,医保或新农合支付70%、地方民政部门救助20%、达康医疗这样的医疗机构降价10%——医疗服务的创业者,如果回到替患者解决问题的初心上,像陈少波这样,恐怕再难的路也能坚持下去。
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民营医疗的环境很恶劣,几乎到了至暗时刻,但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达康医疗的创业故事,可以证明,我国国土广阔、市场复杂,并不缺民营医疗发展的空间。
从宏观经济来看,过去十年公立医院的大扩张,源头是地方融资平台海量贷款、滥搞基建的发展模式。但这个时代即将过去,近期贵州遵义、云南昆明等多地传出地方债违约、无力还贷的消息,表明这个模式已到尾声、难以为继。
“滥贷款、大基建”时代即将过去,它留下的一地鸡毛、遍地残骸,可能会让中国社会痛苦很长时间,医疗服务业也不例外。在各地大拆大建、胡乱投资的时代,民营医疗受到了很大挤压和生存的残酷考验。但在下一个即将开启的时代里,医疗服务必将回归本质:那就是怎么为患者提供更高性价比、更可靠、体验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
有人认为民营企业滥贷乱投,不行,但做服务、抓质量、抓成本,贴地皮、暖人心,像陈少波这样的民营医疗创业者怕过谁?
今天日子难过、明天更难过,后天却无比美好。民营医疗的创业者们要活下去,迎接无比美好的后天。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9 17:06:2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