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再次回复孙宁玲医生离开抖音,为何做医学科普的回复

23年09月22日 阅读:29965 来源: 涂宏钢原创 IP属地:江苏省

  前几日,Dr.2写了一篇关于孙宁玲医生“再也不愿意在抖音上发医学视频”的文章《从长远来看,孙宁玲医生早晚都是会离开的,但这并不都是平台的错!》


  昨日得到了孙老师的回复:


  我的“回应”


  我写了一条《再也不愿意在抖音上发医学视频》的头条引起了一些反响,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有一篇Dr.2的文章说,“从长远来看,孙医生早晚都会离开,但这并不是抖音平台的错”。这个评论我是部分的同意。很多人认为我很笨,也很傻,因为我不知道“抖音”的运作规则,就去写这篇头条,确实在之前我并不是很清楚“抖音”的规则。也有些人会认为我这是在挑战“抖音”,是自不量力、胆大包天。然而发表观点就是观点!但我觉得“抖音”这样大的平台却有点“小心眼”。对不同观点不能包容。在我发表了这篇意见性头条后,我的实名抖音号“孙宁玲”已经变成的一串数字,只有关注过我的人可以看到孙宁玲主页,我被平台设置为未关注的人搜索不到,这就让你涨不了粉丝。也就是说,你敢提意见,就别想再让新人在抖音上找到你,这种手段是不是很可笑!但我才不在乎。


  Dr.2看来是在自媒体上的老客,很懂抖音运营平台,在我提到16个小助手服务一人,还不能反馈问题时,他能细致描述出:抖音的平均人力薪酬是七十多万一年,一年20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的成本大概是三千多元,服务用户按一个小时算相当于500元,所以有那么多人去服务,本身大部分人就是应付KPI考核的,他也说平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还要去做服务,本身就是不合逻辑的。这不正说明这是抖音应当改进的呢?这个问题该不该提,我的头条上描述了我的无奈,其实说的是平台的服务和运营是需要改进的。


  Dr.2也用一定篇幅描述:说“专业的事应当由专业去做”,意思是说:医学专家就去看病,做视频你并不专业,4个小时做10分钟视频,费时费力,得不偿失,不如让制作平台去做。这话没错!但你能理解一个医学专业的人也要有学习一些新技术的需求吗?能理解一个医生为患者做科普是义务吗?我是个医生,医生的职业就是终生学习,终身服务于患者,我要将新学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并融入医学,这是我的目的。因此,从长远来看我还真的不会离开视频的自媒体。我今天学习做视频,明天就会学用AI和ChatGPT做视频,这种提高可能会是质的飞跃,宣传科普知识是我做视频的第二个目的。在做科普视频上,确实有很多医学平台找我,要帮我做视频,但是有条件的,第一、要求把企业平台的Logo放进去,如果是企业赞助平台给专家做视频,也希望能有企业的软广告,这对我来说是很难接受的。第二、制作平台的人不愿意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服务,因为他们是早九晚五的工作制度的年轻人,当我需要他们时,可能不会招之即来。这让我很纠结。第三、医学专业视频有的做成了“电视连续剧”,我有些不认同。一天时间连续录制10~20个短视频,在一起制作和剪影。但这种视频的重复性居多,深度不够,不是专家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知识,所以不同人是否选择制作平台来做专业视频的认识本身就不同,也不必强求。我叙述自己用4个小时制作10分钟视频不容易,抖音审核平台审核一个字,纠一个错就需要18小时,是不符合目前“抖音”这个平台称号的。因此我认为“抖音”的这种审核方式是需要改进的,就像Dr.2所说的,“抖音的用户体量相对会比较大,定的规则会比较严格,所以就定了一个矫枉过正的规则”。这个“矫枉过正”的规则也需要不断的的修正,才能越做越好。不要一提意见就把别人抖音号给改了,显出极小的格局。


  我的建议,“抖音”及类似的开放性媒体平台要有序的发展,需要在管理层及管理程序进行改进,需要教育年轻员工自立自强和服务精神,不要让个别人的行为让“抖音”背锅。需要听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对不同的层次的人,对不同领域的问题要分层处理,最好不要将科学视频和娱乐视频放在一起审核,最好把专业和娱乐分开,在专业上要区分大风险(医疗)和小风险的专业。对大风险的医学抖音可以审核严格,最好以人工审核为主。但需及时反馈,反馈的形式要简明,让专家一看就明白。


  首先感谢孙宁玲老师开诚布公的回复,Dr.2作为一名医生,也作为一名晚辈,对医学前辈仍然执着患者教育和医学科普公益事业,以及认真努力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之前的文章有些措辞不太合适,也请孙老师谅解,我的全名是涂宏钢,医库软件的董事长。


  对于孙老师的回复,Dr.2仍然有几点问题想跟孙老师商榷。


  首先,平台的规则随时都会改变,并且还会有各种突发情况。孙老师已经花了这么长时间学习,我想绝大多数的医生未必有孙老师这样的韧性和坚持,而且让他们花这么大的成本去学习,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这里我还是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去购买服务就可以了,会开车并不一定要学会怎么修车,去理解它的机械原理。从长期来说,知识是无限的,想学习的话,每一块都很有价值,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专长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应该专注于自己的特长。有时候需要选择性放弃,不能什么都过度学习,似乎是很好学的精神,但这可能是有害的。


  第二,抖音平台经历了一轮矫枉过正的操作,主要是由于北京等地某些中医机构因过度营销被监管部门定义为医疗诈骗集团,加上一些中医、养生等账号的恶意营销,这就触发了平台发布一系列的超强监管。


  其实一个生态如果没有苍蝇蚊子,说明它还不够大,一旦到了这个规模,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抖音把养生类、中医类及很多伪科普类的内容删掉之后就会腾笼换鸟,给真正做健康科普的医生创作留下成长和上升空间。


  Dr.2认为抖音目前的这些监管规则很可能只是一个过渡状态,后续肯定是要调整的,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讲,去挑战和抱怨都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让更多的人找不到看不到,最后你只能选择离开,这也是平台的霸道与无奈并存。虽然客观来说,我也觉得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个世界让你无奈又无力的事情多了去了,有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接受或改变,抱怨也无益于整个事情的改观。


  第三,孙老师的回应中也提到了使用AI和ChatGPT做视频,这点我们是非常支持和欢迎的。我司医库早就部署了这套系统,已经工业化流水很长时间了,如果老师有需要我可以给您全套教程,或者手把手教学都没问题。


  孙老师对我们医生IP的服务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孙老师提到说有医学平台曾找过她,但是要带上企业logo甚至要求广告植入,这是分成式MCN的做法,而我司医库医生IP运营团队跟他们不一样,我们应该算是国内最大的服务型MCN,专门服务中小医生,不会做任何植入,以医生的需求和主导出发,充当秘书整理和推荐的角色,而不会做分成和引流,我们只收服务费,虽然是个广告,但也需要给孙老师澄清一下误解,服务和服务不一样,机构和机构有不同,如果原来不知道,现在就知道了,我们重点服务的并非超级大V,而是广泛有志于医学科普的一线医生。


  第四,孙老师也提到了关于一拍一个系列好多个,然后每个做几十秒的短视频,好像是粗制滥造的问题,这一点我觉得孙老师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视频要成体系且有趣、用招牌动作形成特有的风格,同时又能高产出,这是医学科普在短视频平台发展要走的必经之路,这里面并没有什么错误,很多老师会有一个误解,觉得他花很长时间做的东西,就一定比我们工业化流水产出的内容要做的好。


  这实际上是因为带入了自身的辛苦,就像我们的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粮食,就会认为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比国外机械化生产的飞机撒种的粮食要好,这里面其实已经不客观了。一个优质视频的核心,第一个是节奏简洁明快,第二个是回答直击人心,第三个是成系列、成体系,第四个是可以扩散到更多人的观看,这其中也有一些运营技巧在里面,所以也希望孙老师能够知晓,作坊式的生产永远不可能超越工业化的体系,因为医学科普的逻辑是惠及更多人,而不是让少数人认同,应该要让不懂的人学习,而不是让特别懂的人称赞!


  我们医生IP运营团队通常是选择多个问题或者选题一次拍摄,再批量剪辑,这个目的是为了视频的节奏,同时序贯成体系,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有流量化也有体系化完整,所以它是一个标准的制作路径,这里孙老师有误解。如果靠一个一个医生“作坊式”去弄,我并不觉得这对医学科普的事业传播有利。


  最后,孙老师还提出让抖音对大风险的医学抖音可以审核严格,最好以人工审核为主,这一点Dr.2认为不太合适。


  因为普通人上传的视频也可能包含医学内容,而专业的医生IP里面也可能上传生活类视频,抖音每天医学相关视频的上传量,可能并不如大家想的只有几万条、几十万条,可能是百万条千万条,如此大的视频量是无法用人工的,哪怕一条人工审核5秒钟,都是一个不可承受之重,因此肯定是用机器自动化去筛,初筛完了之后,再用算法筛查,最后再转人工这种方式。


  其实,这是一个技术的进步,倒过来转为人工,这是一种科技的倒退,这是不合理的。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客服的回复时间可能会从18个小时变成1800个小时,这是一个高通量流水通过的概念。批评一件事很容易,构建一个体系很艰难!


  最后,感谢孙老师诚心的回复,我们只要对专业学术上的事情分析探讨,而我之前在文章里面却带了主观情绪化的言辞,对此我深表歉意,因为当时看了文章之后有些个人的想法,还有一个是想蹭热点,给自己的公司做广告,所以在此一并向孙老师表示抱歉。


  虽然我们是个商业公司,但我们愿意为真正想做医学科普的孙老师提供终身免费服务,永远不做植入或者带商业目的,也不会分成,同时也不干涉孙老师接商业合作。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23阅读

陪诊师变“黄牛”合适吗?“黄牛”变陪诊师就挺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9 11:10:58 文章来源:原创

272阅读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会不会又是“一地鸡毛”?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05-09 10:21:09 文章来源:原创

1507阅读

2023年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近9万亿!消费医疗市场发生巨大变化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5-08 17:35:39 文章来源:转载

716阅读

药监、医保、药监、医保、卫健“换帅”完毕,为什么是“两老一新”?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5-08 17:23:02 文章来源:原创

918阅读

大数据+医疗:五大应用、五个痛点、四大发展趋势

作者:秦王 时间:2024-05-08 15:18:14 文章来源:转载

875阅读

重磅:国家八部门发文“重症医学”发展利好“闪亮”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05-08 11:10:07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MediCool医库董事长,自由撰稿人,多家机构行业研究员。
职业亮点
行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