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中小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出路在哪?(下)

23年11月21日 阅读:27993 来源: 秦王转载 IP属地:浙江省

  上篇模拟了一个「地产+互联网医疗」的案例,破局思路是分析地产集团的可控资源,设计出足以打动业主的服务场景,从而与主流平台形成差异化。

  

  不少企业都与地产集团类似,在原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内外部资源,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的场景,反而选择直接与互联网巨头们在技术、运营、物流等领域拼刺刀,这就属于自暴其短了。

  

  事实上,只要有足够精准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分析,找到兼具「落地性」和「延展性」的资源整合方式,很多中小企业还是有机会打造出特色互联网医疗业务。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假设一家企业,原有的资源积累实在与医疗搭不上边,又不甘心退出止损,该怎么破局呢?

  

  面对这样的挑战,在制定战略时就要把重心从“供给侧”转移到“需求侧”,也就是说,不再优先考虑“我有什么可控资源”,而要重点思考“客户需要什么服务”。

  

  当然,这种优先顺序的改变只是为了找到破局点,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考虑「资源可控性」。只不过在自身没有资源时,确保「资源可控性」的方式就不能考虑独占(类似地产集团案例中的自持物业),而是要换成其他的形式。

  

  比如,通过股权合作的形式,用利益和排他性条款,锁定核心资源提供方。又比如,构建商业模式时尽量降低对资源提供方的依赖性,确保在必要时替换该资源提供方,不会对业务运行产生太大影响,且成本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下面这个模拟案例,就来分析一家只有资金、缺乏行业资源的企业,如何从0到1建立互联网医疗业务。

  

  模拟案例二

  

  某集团公司老板看好「互联网+医疗」市场,准备组建团队重金杀入,但是没有医疗行业资源,要怎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又该怎么构建商业模式?

  

  在这个案例中,集团老板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应该是不足的,也就意味着他未必能真正接受医疗行业的「慢」属性。

  

  既然没有医疗行业资源,老板的耐心也有限,那么在选择切入点时,就需要有两个核心原则:

  

  一是要远离「严肃医疗」,往「消费医疗」方向走,这样在商业模式设计上会少了更多政策束缚,同时商业变现的路径也更短更直接,可以让老板尽快看到收入,以防老板重压之下团队出现技术变形。

  

  二是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建平台、聚资源、引流量」,而是应该选择与具有自然流量的第三方进行合作,构建与第三方实现双赢的合作模式,在合作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互联网+医疗」体系。

  

  按照这样的原则,就可以考虑要跟谁合作,以及合作什么业务了。

  

  跟谁合作?

  

  提到稳定的自然流量入口,首先想到的是公立医疗机构。

  

  最佳伙伴是知名大型三甲医院,但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巨无霸不可能跟一个啥啥都没有的初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即便撞大运谈成了合作,三年之内别说赚钱,能少给医院投入些免费资源都不错了。

  

  往下一层是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这些机构没有知名三甲医院的巨大流量,但各种规章制度流程却同样繁杂,业务长期的不温不火导致团队整体缺乏创新精神,也未必瞧得上初创企业。

  

  再往下一层,就是基层医疗机构,也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也是一个天然的流量入口,主要服务对象是「一老一小」。与大医院不同,社区在商业合作方面要更具灵活性。尤其有些地区还存在着大量民非、民营属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要合作模式对业务发展有利,与初创公司也可以快速建立合作关系。

  

  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更合适的合作伙伴。

  

  合作什么业务?

  

  既然选择与社区合作,那么就需要深入了解社区的业务特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尽管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但在实践中,客户主要是辖区内的老年人和儿童。

  

  老年人以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为主,所以有不少「互联网+医疗」企业专门做了慢病管理平台,头部大平台也搭建了相关业务条线,竞争很激烈,初创企业再杀入战场的风险太高。

  

  儿童群体主要是去看儿童常见病(感冒、发烧、咳嗽)、定期做儿童保健以及接种疫苗。我们清楚,儿科医生在所有医生中属于「责任大、工作忙、收入低」的群体,所以全国范围内都缺少好的儿科医生,在基层就更缺。

  

  所以即便考虑到生育率走低的情况,预计儿科也仍然会长期处于缺少医生的状态。而除了严重的疾病,一般的儿童常见病在社区就可以解决,更多的儿童健康问题实际来自于养育方式的不当。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是不是可以考虑依托社区,做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儿童健康管理」平台呢?

  

  儿童健康管理怎么做?

  

  所谓儿童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了两个板块,其一是儿童常见病的诊疗,其二是儿童早期发展。

  

  对于绝大部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儿童常见病诊疗是能做的,但儿童早期发展做的并不好,只是按照国家要求完成一些基本的儿童保健项目,既提不起家长太多的兴趣,也不能创造太多收入。而一些有相关意识的家长,目前只能选择私立的早教中心、儿童成长中心之类的机构。

  

  如果初创公司能够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全套专业的儿童健康管理体系搭建起来,线上部分由企业负责,线下部分由医院负责,那是不是就能盘活现有儿童保健科的人员和场地,同时给医院创造更多的收入?

  

  辖区内的儿童,绝大部分都需要到社区接种疫苗,这就是一个不需要额外市场投入的天然引流场景,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让更多家长关注到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流量入口就可以迅速搭建起来。

  

  而社区也拓展了业务范围,培养了专业人才,增加了营业收入,还把流失的部分客户重新给拉了回来,何乐而不为呢?

  

  在此基础上,大量与儿童健康管理的业务都可以逐步开展起来,比如生长发育迟缓等。同时,与之配套的儿童健康相关产品线也可以引入进来,比如营养品、康复工具等。

  

  至此,一个面向儿童健康管理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就完成了从0到1的搭建,后续就是做标准化复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大的战略规划了。

  

  当然,模拟案例只是在探讨思路和方向,在做具体工作时还会碰到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这上下两篇文章只是想说明,如果坚持要做「互联网+医疗」,那就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可控的资源禀赋,同时更敏锐地捕捉市场机会,才有可能在现在这个竞争态势下博得一席之地。


  作者:Jonathan丨Liu

  

  来源:格路人


本文由(秦王)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xmfpsPP7vQKRUoENh11ktQ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992阅读

我们是如何搞死一家20余年历史的品牌医院的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2638阅读

【必看】2020~2024最全的医美监管文件汇总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2644阅读

慢病、抗衰老、精准治疗——民营医疗机构的新机会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2399阅读

中国医美:是春天来了,还是回光返照?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2557阅读

医美器械国产化,BBC拦不住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2744阅读

新政早知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秦王
简介
毕业于浙江某大学中文系,曾从事医疗行业文案策划10年,热爱民营医疗行业。现任某大型医疗集团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集团内文字相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