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思维,包括三个层次:1、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2、一种正确的做法,每一步如何去做:规范化、流程化。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依据是什么,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此阶段,建立专业化思维,形成神经通路,建立物质基础。3、不断深化。
第一个层次是方法,思维框架上这件事如何去做。
就如我在《医患关系的密码》一书中提到,诊疗思维方法,就是“医疗+法律”思维方法: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诊疗规范,才能够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法律法规、诊疗规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够指引人们透过疾病的现象迷惑,寻找到疾病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的正确方法。
医疗纠纷案件的思维方法也是一样,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去处理案件,并且要按照案件事实的本质确定相应的法律关系、争议焦点,准备所需要的证据,提出案件的意见,也要充分考虑到案件的风险。
第二个层次是做法、流程,遇到一个具体病例或者案件的具体做法。是将思维方法落到实处的过程。
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流程与步骤或者案件做法的流程与步骤;第二个是每一个步骤中,诊断与治疗所需要的法律法规诊疗规范以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方法积累与储备或者案件做法所需要的法律法规以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方法积累与储备。第一方面是如何一步步的去做,第二方面是如何能做对。
仅仅知道如何去做,只是碎片化的知识和懵懂,不是系统化和深刻理解。形成书面总结,才说明是对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的真正理解和清晰明确的掌握,才能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流程、做法,不是某一具体病例或者案例的总结,而是在基于多个具体病例或者案例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对某一类疾病或者某一类案件处理的一般方法和专业知识、技能、风险、做法的归纳和总结。关键是要全面,可以看作是不同的个案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的一个概括、总结,从而提炼出的一般方法,既要考虑一般情况,又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所以,做法、流程,是一种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具体方案,而是尽可能考虑到不同的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每一个病例或者案例都有独特的一面,存在个体差异。做法、流程,不是固化思维,而是预先考虑到多种可能性,寻找依据和解决方法,避免遗漏。同时一旦遇到具体问题,所需要的依据与方法已经准备好,不需要从头查询资料,从头论证,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此阶段,书面流程文件是专业化思维建立的标志。
很多的时候,专业知识是知道的,方法也是知道的,用到的时候,有时会想起来,有时想不起来,想不起来就会出错。
从知道到熟练,有一个重复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流程化、清单化、书面记录,本身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所达到的效果,是将流程复刻在大脑中,利用神经的可塑性(神经可塑性的意思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神经树突会增加,并且变粗,而很少使用的神经触突会变得细或者会被消除)建立神经通路。一旦遇到某一病例,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流程(风险、方法、知识、做法)就会谙熟于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三个层次,不断深化。
认识事物有一个由表及里,从表面到本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很难,会遇到困难,会经历错误,是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需要在实践的不断深入分析与思考,不断地迭代和进化。
专业化思维的三个层次||《医疗纠纷案件全流程做法导航》连载2《序言》||杨全玉律师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9-10 10:54: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全玉 时间:2024-09-09 17:18:0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9-09 17:17:1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全玉 时间:2024-09-09 17:14:3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4-09-09 17:12:1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祁冉 时间:2024-09-09 15:15:21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