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金秋九月,10日和12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健委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参加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明医改成为“重强音”,结合三部委下发《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商资函〔2024〕568号),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引发行业震动,都在预测中国医改走向,未雨绸缪思考医院发展及个人执业规划。
10日和12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健委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参加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三明医改成为“重强音”,结合9月7号三部委《通知》下发,引发行业震动,都在预测中国医改走向,未雨绸缪思考医院发展及个人执业规划。
1、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10日国家医保局出席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医保领域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回答如下: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直以来,国家医保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广三明医改取得的制度性成果,将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因地制宜的精神落实到医保工作的各个环节。首先给大家报告,医保局的成立本身就是三明医改经验的落实。因为我们以前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医保局,正是三明医改探索出了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党中央才决定在全国各级设立专门的医疗保障局。在工作中,我们大力推进以下各项改革:
一是扎实开展药品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借鉴、提炼三明医改从斩断药耗利益链条破题的经验,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医药招采制度改革,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共组织开展了9批药品集采和4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各省均以独立或者联盟的方式开展药耗集采,推动临床常用的药品耗材大幅降价,为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创造条件。
二是逐步完善了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机制。以集中采购为推动力,我们实现了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腾笼换鸟”,集中采购腾出的费用空间,首先向人民群众释放改革红利,同时为促进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药、新诊疗项目进入临床应用腾出空间,也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创造了条件。2021年以来,我们指导全国各省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合理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新机制。自改革以来,手术、中医等技术类项目价格有序上调,CT等检查检验项目价格合理下降,调价节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
三是持续推进管用高效的支付机制。实施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形成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格局,截至2023年底,全国九成以上的统筹地区已经开展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结果显示,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收入占比较上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明医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国医保领域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深刻领会三明医改的精神实质,因地制宜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深化拓展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文件印发后,各地按照要求积极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有的省份还在国家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定了本省的推进方案,例如广西专门制定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任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级医疗保障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因地制宜,加大医保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政策、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在持续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有力促进“三医”的协同和改革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谢。
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雷海潮主任在介绍情况时指出,我们在推进医改过程中,福建三明创造了很多鲜活的经验,在全国很多地方得到了学习和推广,同时福建三明的一些做法也上升为国家政策,形成了良好的贯彻执行和落实,以及再创造、再创新的工作局面。 回答记者提问“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公益性?怎么能既保障公益性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总结了四点:
对于保障和改善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作了明确部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学习贯彻。 第一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力量,时刻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在医院的具体管理、发展理念、宏观规划和政府投入上,都要突出公益性这个主题。 第二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明确部署,要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就是要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老百姓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以及财力的变化,动态调整公立医疗机构应该设置多大规模,应该保证多少工作人员。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动态调整标准,各地应该落实好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有关工作,使那些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得到编制保障,安心从事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工作。 第三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前,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变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省的费用空间以及医学技术新的发展趋势,把已经证明临床有效的、得到专业认可的服务项目和技术,及时纳入价格管理和医保支付范围。另外,对于一些长期偏低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要进行必要调整。当然,前提是在医保基金和老百姓可支付的限度范围内。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以多元支付为主体的医保支付体系,支持技术发展、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 第四个方面,完善公立医院薪酬体系,这也是三中全会明确的一项改革任务。薪酬制度改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两个允许”的政策要落地,第二句话是“做好三个结构调整”。“两个允许”是指有关部门在核定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时,要把总量核准,要动态调整,使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鼓励优劳优得、多劳多得。“三个结构调整”,第一个结构调整,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第二个结构调整,坚持公益性的要求,逐步缩小医疗机构内部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薪酬待遇差距,使儿科、病理、精神卫生、麻醉、全科、产科等相对比较短板弱势的专业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得到改善。最后一个结构调整,要按照公益性的要求,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例,适当调控灵活收入奖金部分的比例,使之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定位,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多钻研技术,多提供良好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把个人收入与创收能力相挂钩。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维护公益性,还要加强综合监管,严控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使老百姓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使医保资金更加稳定、安全、可持续。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建立了医院巡查、处方点评、中医药辨证施治等制度。另外,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监测分析诊疗服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引导医疗服务更加有质量、有效率,更加节约资源和费用。
2、近期医改重大举措有哪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4〕29号)强调,推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公益性,扩大普惠性,提高可及性。深入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进高水平医院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推进以业财融合为重点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加强公立医院债务风险管控,指导推动各地有序分类化解公立医院长期债务。制定关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扩大专业护理人才招用规模,保障护理人员待遇,合理调整提高护理服务价格,提升患者护理服务体验。制定关于医院病房改造提升的指导性文件,推进医院病房适老化、便利化改造。制定规范发展特需医疗服务的政策,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制定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指导规则。加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管理,新增一批项目城市。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强化支持保障,促进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指出,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一是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制定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政策。指导地方按规定落实分类资助参加基本医保的政策,推动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二是,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制定关于规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创新药支付范围。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探索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线上快速结算。
明确指出,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第一,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各地要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结合实际加大探索,推进改革整体联动,促进服务上下协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支持指导三明医改向纵深推进。
第二,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对协议期满批次及时开展接续工作。2024年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500个、医用耗材集采接续推进的目标。进一步加强集采执行工作,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如实填报采购量并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加强集采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监管。完善提升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加强网上采购监督,提高药品和医用耗材网采率。
第三,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指导内蒙古、浙江、四川等3个试点省份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区)试点,指导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等5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经评估符合调价条件的地区及时完成调价。
第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完善总额测算、结余留用和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
第五,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医疗服务收入内涵与薪酬制度衔接的办法。注重医务人员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加强对医院内部分配的指导监督,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资政策。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8月30日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时提出,指导其他省份每年选择2-3个地区为重点来推广三明经验,5年内实现全覆盖。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医保办发〔2024〕9号)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发〔2024〕16号,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提出,将门(急)诊质量管理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晋升以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门(急)诊管理和诊疗质量。
9月7日,重磅“核弹”突袭,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布,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
3、医改导向传递引发行业震动
一系列医改举措在释放导向,在医疗行业引发震动,倒逼未雨绸缪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赋能医务人员思考执业发展前途。预测分析一下医改趋势。
第一,医院“公益性”回归。公立医院要破除趋利性,回归“公益”性,围绕“健康中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成为大趋势。
第二,整合型医疗体系建立。医共体、医联体、专科联盟等,整合型医疗新体系,将会加速建立,倒逼医院加盟资源共享,独立体系之外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
第三,DRG/DIP/APG支付方式改革加速落地。医保基金的有限性,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无限性和医院收入驱动性,三者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更加强化“成本控制”,DRG/DIP/APG支付方式改革加速落地。
第四,提高稳定收入预期与绩效降低并行。公立医院公益性使然,提高稳定收入占比,稳定医务人员收入预期,降低性绩效收入占比,特别是缩小1-3级医院之间收入差异,倒逼优秀人才下基层。
第五,“鲶鱼效应”倒逼。基本医保保基本不可能“包罗万象”,开放外资全资医院,“鲶鱼效应”将会发挥效力,重金之下必有市场,高级人才都在关注这一利好,瞄准高端医疗和高端消费人士,希望得到高质量服务医疗服务的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既可激活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还可享受高顿医疗服务。
总之,面对医改世界性难题,积极探索中国医改成功之路,随着医改的深入,必然推动医院需要思考高质量发展之路,医务人员需要考虑“价值增值”职业化发展规划,久久为功国之幸民之福。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作者:姬华奎 时间:2024-10-15 17:17: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4-10-15 17:17: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0-15 17:17:13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15 17:17: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15 17:16:2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15 10:47:14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