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5年三明医改全覆盖,归纳总结医院行政后勤绩效分配“十大难点”,成为公立医院改革最后的难以攻克的“堡垒”,如何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如何“破冰攻坚”,成为检验公立医院改革的试金石。
5年三明医改模式全覆盖,三明医改模式的精髓有哪些?面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及“驾照式计分”监管到人的严监管,公立医院医保收入增幅受控,医院经济压力凸显,加之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推行,有限的医院工资预算如何分配才合理?三明模式行政后勤工资总额占10%,在全国推行会有哪些难点?如何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如何“堡垒攻坚”,成为检验公立医院改革的试金石。
1、三明模式工资分配“541”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政办〔2019〕14号)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工资总量分配结构:医生、护理和行政后勤管理团队原则上分别占工资总量的50%、40%、10%,并把握好医生、护士和行政后勤人员的最高年薪比例(护士应在医生的70%以内,行政后勤人员应在医生的50%以内)。原则上医务人员个人最高年薪不得突破规定目标年薪的1倍(包含院长奖励基金部分)
541薪酬占比划分:按系列划分全院工资总额。医生(技师)占全院工资发放总额的50%左右,其中医技系列占9.5%左右,其他人员占10%左右;护理、药剂占全院年薪发放总额的40%左右,其中护理团队占36%左右,药剂团队占4%左右;行政后勤占全院年薪发放总额的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各系列工资总额分配比例一年一调。
三明推行的是综合目标年薪制,目标年薪由基础年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构成,基础年薪通过定性工分(30%)兑现,绩效年薪通过工作量工分(65%)和奖惩工分考核兑现。具体来说,定性工分(占全院工资总额35%)包括了职称、工龄、职务;定量工分(占全院工资总额70%)按照医生、护理及医技、药剂、行政等不同岗位制定;奖惩工分包括了院级两级成本核算、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等。
2、医院行政后勤部门有几何?
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21〕4号)把行政后勤科室划分为42各科室,还有医辅科室9个,一般在医院绩效分配中,也纳入行政后勤吃平均绩效分范围。
以上是常规设置的科室,医院结合突击工作成立了许多临时科室,例如三甲评审办、满意度办、医疗纠纷、行风办等等。
医院行政后勤科室设置,国家没有明确的标准,到底设置多少合适?每个科室配置多少人合理?
原卫生部关于发布《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78)卫医字第1689号,提出了医院各类人员的比例为:行政和工勤人员占总编制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编制的8%~10%;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师、中医师占25%,护理人员占50%,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放射人员占4.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8%。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 (2016 年版)关于人力资源配置规定: (1)卫生技术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1.2:1 (2)医师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0.3:1 (3)护理岗位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0.4:1 (4)护理岗位人员与医师之比≥1.6 : 1 (5)临床药师≥5 名。没有行政后勤人员配置比例。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2〕31号)明确:卫生技术人员配备 (一)卫生技术人员数与开放床位数比(二)全院护士人数与开放床位数比 9 (三)病区护士人数与开放床位数比(四)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与开放床位数比(五)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比。也对行政后勤人员配置比例没有纳入评审。
202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合理制定并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
目前医院行政后勤科室与原来的行政后勤科室设置发生了较大变化,存在较大差异。行政后勤人员配置占比多少,直接影响到绩效工资总额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行政后勤人员配置占比过高,就会挤压临床一线的绩效总额,反之则然。这也是行政后勤绩效工资高低及总额多少,临床一线人员更为关注的重要点。
3、行政后勤绩效分配中“十大难点”
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可以参考,到底医院行政后勤部门及人员配置多少,主要靠医院决策,鉴于公立医院事业单位属性,导致了医院行政后勤队伍事情越来越多,工作负荷也来越大,领导及政策的变化造就了队伍越来越庞大,积累了“十大难点”。
第一,行政后勤吃平均绩效难点。行政后勤按照一线人员的50-80%吃平均绩效,引发“平均陷阱”,旱涝保丰收,特别是医院绩效分配差距较大,就容易造成行政后勤的平均绩效远远高于许多一线人员的绩效,这也是导致一线人员颇为微词的方面。
第二,人员增加绩效增加难点。行政后勤由于缺乏绩效总额预算管理,一般按照人头发放平均绩效,这就导致科室尽可能的多增加人员,推动了人员配置过剩。
第三,管理干部绩效系数难点。行政后勤管理干部,通过设定管理绩效系数,提高倍率增加绩效,体现管理价值,由于有了管理职务就可以多得绩效,导致管理干部虹吸效应较强,想法设法动员全社会力量争取管理职位,导致一些医院“官比兵多”的奇葩想象。
第四,新旧管理干部绩效难点。医院换届,行政后勤部门负责人更新调整,绩效系数对新负责人执行管理绩效,对老负责人还要实行倾斜照顾,挤占了有限的绩效份额。
第五,退职领导占据绩效资源难点。医院有个不成文规定,院级领导退居二线,没有达到退休年龄的院级领导干部,不上班享受着院级领导绩效工资待遇,新领导上任还要执行院级领导绩效工资大于,院级领导本来绩效工资水平就高,挤占了绩效工资资源。
第六,历史因素不上班老员工绩效难点。由于历史因素,一些行政后后勤老员工不上班,还要发放绩效,挤占了有限的绩效资源,也导致上班员工有意见。
第七,编制职工的身份优势难点。一些医院同工不同酬,编制内行政后勤员工,凭借身份优势可以多拿绩效,编外员工干活多绩效不一般,导致编外员工歧视感。
第八,职称绩效与工作匹配度低难点。行政后勤人员工种多,职称种类多,许多职称与工作严重不匹配,按照职称分配绩效,导致专业匹配度高的员工不满。
第九,加班绩效难点。行政后勤工作经常面对突发任务,经常加班加点,特别是业务职能科室,没有加班绩效,相对于不加班加点的职能科室,导致这些科室有意见。
第十,科室价值绩效差异小难点。行政后勤科室,涵盖业务职能科室、行政职能科室、工勤保障科室、医疗辅助科室等,由于没有做科室及岗位价值评价,虽然有些医院体现了差异,但是差异较小,导致行政后勤绩效分配严重不公平。
4、行政后勤绩效“堡垒”如何攻坚?
医改的难点在医院,医院改革的难点在“行政后勤”,行政后勤吃平均绩效习惯了,不向一线有考核指标,由于没有考核指标,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实质形成了额外福利待遇,导致了绩效分配的不公平合理,一线人员很有意见。主要负面效应包括:
第一,没有行政后勤绩效总额限制。按照人头多少吃平均绩效,导致行政后勤绩效占比过高,在绩效总额有限的情况下,挤占了一线绩效预算。
第二,行政后勤平均绩效算法不合理。平均绩效没有考虑到一线人员缺编情况,人员配置不合理情况,特别是医生队伍缺编,按照人头平均,虚拟了缺编人员的绩效。
第三,行政后勤人员大部分,与患者打交道较少,医疗风险和人身风险相对较大,绩效反而第一线还高。
第四,行政后勤平均绩效,陷入平均主义陷阱,不用值夜班,正常上下班,加班也少,外部安排人员,一线人员向行政后勤调动,导致不可控虹吸效应,造成行后队伍臃肿庞大。
行政后勤队伍三类群体,第一类群体,管理精英,第二类,关系户群体,第三类,历史因素照顾群体。按照三明“541”模式,绝大部分医院行政后勤绩效总额都超过占比10%,医院压缩行政后勤绩效占比,不仅靠管理者勇气,更需要政策赋能,第三方助力推动,智慧才是新质生产力。
医院行政后勤绩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一般也是做医院医护技绩效,不做行政后勤绩效,也是把矛盾和难题留给医院,主要因为行政后勤部门绩效改革阻力大,效果不一定好,投入产出比较低。笔者带领誉方医管团队,在做医院绩效公平性分配时候主要经历一下步骤,由此可以了解,咨询团队为何不做行政后勤绩效改革。
第一,科岗梳理;对全院科室及岗位进行梳理;
第二,科岗价值评价;对梳理确定的科室及岗位进行价值评价,科室价值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主要选择学科建设、专科能力、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医务性收入等数据指标评价,再结合共性指标进行定性评价。
第三,科岗价值系数核定;结合科室价值系数和岗位价值系数确定科岗价值系数,科岗价值系数=科室价值系数×该岗位价值系数/改科室平均岗位价值系数。为全院所有岗位都设置了绩效参考的依据价值系数,岗变、科变,绩效随之变化。
第四,人员合理型配置分析;绩效最大的难点在于人员配置是否合理,需要进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分析,誉方医管采取动态定编法分析的实践中,共性的现象医生相对缺编,护理、医技、药剂部门人员相对基本适应医院需求,行政后勤超编是个难题,因为行政后勤人员如果按照人头分配绩效,就会挤占一线人员的绩效份额。
第五,人员资历系数测算;按照职务、个人学历、职称、职龄、工龄、学术职务、科研、论文等测算个人资历,可以参与绩效分配,也可以通过设置基础绩效解决资历不同导致的绩效分配矛盾。
第六,绩效工资总额确定;按照上级规定的工资总额,扣除基本工资后的部分就是绩效工资总额。这里面同样存在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人员过剩的基本工资就会挤占绩效工资份额,特别是在就业困难的当下,医院待遇不错,社会各方力量聚焦医院安排人员压力超常,不仅虹吸人员超编,也虹吸了一线人员向行后转移,医院管理者也“势不可挡”。
第七,医护技药辅行后绩效分配占比;按照各职系人员合理性配置岗编数,计算价值系数,进行绩效总额预算比例分配。
各职系绩效工资总额分配占比=各职系价值系数和/全部价值系数和×100%
第八,医护技药辅行后绩效分配关系;各职系绩效工资总额预算=全院绩效工资预算总额×各职系绩效工资总额分配占比
医护技药辅行后绩效分配关系=各职系绩效工资总额预算/各职系实际人数
为何要算实际人数,主要因为按照编制人数已经参与绩效预算分配,此时按照实际人数测算更结合实际。
第九,行政后勤人员绩效分配;医院行政后勤部门绩效分配=医院行政后勤绩效预算×各行政后勤部门价值系数占比
各行政后勤部门价值系数占比=各行政后勤部门价值系数和/全部行政后勤部门价值系数和×100%
医院行政后勤绩效改革,不仅仅是绩效改革,核心在于体质和机制的破局,打破平均绩效,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政策赋能,需要政府的推动才可能成功,单靠医院管理者攻坚这个堡垒也很难推动,也许不敢、不愿触碰这个“险滩”。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19 17:27: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林逸轩 时间:2024-12-19 17:27: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段涛 时间:2024-12-18 16:55:2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18 16:01: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2-16 11:40:2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庆丰 时间:2024-12-16 10:48:4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