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门诊预交金取消倒计时!民营医院“钱袋子”告急?这三大方向或成关键

25年03月29日 阅读:1334 来源: 晨晓首发 IP属地:四川省

  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改革是医疗服务市场化的重要一步,其影响远超收费模式调整本身。对民营医院而言,会是转型契机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财务发〔2025〕5号),明确自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限期完成存量资金清退;同时规范住院预交金管理,降低患者预付额度,优化结算流程。这一改革以“减轻患者负担、提升就医体验”为核心目标,标志着我国医疗付费模式进入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在结尾部分明确“非公立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这一表述为民营医疗机构的预交金管理提供了政策框架,也对其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政策核心要点与民营医疗的定位差异


  根据《通知》要求,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包含三大方向:


  1、门诊预交金全面取消:2025年3月31日起停收门诊预交金,12月31日前完成清退;急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在自愿前提下保留预交金,但需备案。


  2、住院预交金规范化:按病种历史数据设定自付水平上限,2025年6月30日起执行,并要求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额度。


  3、结算效率提升:推行“一站式结算”“床旁结算”等信息化手段,缩短住院费用结算周期至3个工作日内,并向24小时目标推进。


  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定位:


  《通知》虽主要针对公立医疗机构,但明确“非公立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这一表述具有双重含义:


  1、非强制性:民营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跟进,政策未设定统一执行标准或时间表;


  2、引导性:通过公立医疗改革形成的行业趋势,间接推动民营机构优化服务模式,以适应患者对便利性的更高期待。


  这种差异化的政策定位,既体现了国家对民营医疗自主经营权的尊重,也隐含了通过市场竞争倒逼行业升级的意图。


  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直接影响:


  自愿性与区域实践的复杂性


  1、医保定点机构的政策压力


  《通知》适用范围包含“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而多数民营医院为扩大患者覆盖面已加入医保体系。若选择不取消门诊预交金,可能面临患者因对比公立医院服务而流失的风险。例如,某民营医院若继续收取高额预交金,患者可能转而选择已实施零预交金的公立医院,尤其在慢性病、复诊等高频门诊领域。


  2、区域实施细则的差异性


  政策要求各地制定属地化管理细则,部分省份可能将“参照执行”转化为更具体的指导意见。例如,经济发达地区或鼓励民营机构同步取消预交金以提升区域医疗形象,而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可能暂不干预。这种差异将导致民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践呈现“碎片化”特征。


  3、存量资金清退的合规风险


  若民营机构选择参照执行,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门诊预交金清退。但部分机构可能存在预交金与会员制、储值卡等商业模式的捆绑,清退可能引发财务纠纷。例如,某高端民营医院若此前推出“预存10万元享VIP服务”,需重新设计付费体系以避免法律争议。


  间接影响:


  竞争格局与运营模式的重构


  1、患者选择权的变化


  公立医院取消预交金后,患者就医的“预付成本”显著降低,可能分流部分原本因便利性选择民营医院的患者。例如,轻症患者可能更倾向公立医院以规避预交金压力,而民营机构需通过服务质量、技术特色或差异化定价维持竞争力。


  2、信用就医模式的探索空间


  《通知》鼓励公立医院结合个人征信体系探索“先诊疗后付费”,这一模式可能被民营机构率先突破。例如,某连锁民营儿科诊所可联合第三方信用机构,为高信用评分家庭提供“月结”服务,既降低预交金依赖,又增强客户粘性。


  3、信息化建设的加速需求


  公立医院推行的“诊间结算”“线上结算”等举措,将抬高患者对支付效率的预期。民营机构若无法提供同等便利的结算方式(如缺乏移动支付集成或实时医保对接),可能面临技术落伍的批评。例如,某中医馆若仍要求患者多次排队缴费,可能被诟病为“传统低效”。


  民营医疗机构或将面临


  资金链与合规成本的双重考验


  1、现金流管理的压力


  预交金曾是民营机构重要的流动资金来源,尤其对中小型医院而言。取消预交金后,机构需通过缩短医保回款周期、拓展商业保险合作等方式弥补资金缺口。例如,某民营骨科医院若原依赖预交金覆盖30%的运营成本,需重新设计财务模型以避免流动性危机。


  2、合规成本上升


  若选择参照执行,民营机构需投入资源改造信息系统(如对接医保实时结算)、培训财务人员、更新宣传材料。例如,某连锁口腔机构需在半年内升级所有分院的收费系统,预估成本可能达百万元级。


  3、差异化监管的潜在冲突


  部分地区可能对民营机构执行尺度把握不一,例如对“特殊情形保留预交金”的界定模糊,导致机构在操作中面临监管风险。某民营急诊中心若对“自愿预交”的界定不严谨,可能被患者投诉为变相收费。


  预交金取消后,民营医院如何破局?


  这三大方向或成关键


  1、分层定位与差异化服务


  高端市场:保留预交金但强化附加值,如提供专属健康管理、优先预约等服务,瞄准高净值人群;


  基础医疗:参照公立医院取消预交金,但通过延长服务时间、优化环境吸引患者。


  2、金融工具与保险产品的创新


  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医疗信用贷”,或推出“诊疗分期付”产品,将预付压力转移至第三方,同时增加收入渠道。例如,某妇产医院可联合银行推出“分娩分期计划”,降低患者即时支付压力。


  3、强化精细化管理能力


  通过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减少对预交金的依赖。例如,某民营肿瘤医院可通过集中采购靶向药降低30%成本,抵消现金流减少的影响。


  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改革看似主要针对公立体系,实则通过“参照执行”条款和市场竞争机制,对民营医疗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营机构需在政策柔性空间内,平衡合规性、运营效率与患者体验,通过差异化定位、技术创新和金融工具突破传统模式。


  未来,能否将“取消预交金”的挑战转化为服务升级的机遇,将成为民营医疗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胜出的关键。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18阅读

医美,正在消失的4个红利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02 10:46:31 文章来源:原创

693阅读

医保知识 | 各省适用那个版本的医疗服务价格规范?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5-04-01 17:24:13 文章来源:转载

702阅读

医保负面清单 | 泌尿篇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01 17:01:44 文章来源:转载

806阅读

新冠疫苗之父被罢免,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者:陈根 时间:2025-04-01 17:00:32 文章来源:原创

980阅读

互联网Z时代的策划不可忽略三元素

作者:邵珠富 时间:2025-04-01 13:55:58 文章来源:原创

918阅读

北京医美机构随机开盲盒虚假雇佣法人被举报处罚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01 11:03:23 文章来源:原创

晨晓
简介
‍‍从事医疗编辑工作10年多,现任职于某民营医院。对于医疗信息的搜集、总结与汇总颇有心得,‍‍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职业亮点
10年多医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