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年3月31日)应邀和某企业的张总讨论他的营销策划方案,针对其方案邵珠富发表了个人的建议和意见,并总结了这样的观点:互联网Z时代的营销策划,不可忽略个性化、爆炸点、后坐力这三个要素,得到张总和其公司成员的同步认可。
首先就是个性化。
张总提供了他的方案让邵珠富挑毛病,客观地讲这个方案已够完美,用邵珠富2013年辅导郑州一家医院时说的话解读就是——
一、“这个方案我挑不出毛病”。邵珠富认为,“方案挑不出毛病”这个现象也是国内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挑不出毛病”本身就是“毛病”。当年邵珠富在郑州讲这句话的时候,我明显地感觉,老板的表情都有点怒了,或许他在想“我花钱请你来难道就这水平?”策划总监的脸明显有点松驰了,或许他在想“邵珠富也不过如此”。
但稍事迟疑之后我还有下文的这第二句话:
二、“这个方案我也找不到亮点”。说完这第二句话我明显地感觉到,老板和策划总监表情包的互换。
在国内辅导企业营销策划时,邵珠富经常讲的话就是“方案‘有点毛病’倒不可怕,最怕的是‘没亮点’。”这里的“亮点”有时候就表现为“个性化”。
回到张总的方案上来看,张总的方案属于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方案,这个方案A企业可以用B企业用也行、这个方案A城市可以用B城市用也行,这不就是典型的“万能方案”嘛?也就是说你并没有突出A企业或者A城市的个性化特点,虽然看上去不错但这样的方案对策划人来说是很难打动A企业或A城市的、对企业主来说是很难打动消费者的,而遗憾的是,这样的方案却真的“没毛病”。
其次是爆炸点。
在这里需要声明的一点是,邵珠富绝不是“恐怖分子”,这里所说的爆炸主要指的是视角或者事件的冲击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爆炸”。
没有爆炸点的营销策划方案,在互联网时代很难掀起波澜,在互联网的Z时代生存更难,所以针对张总的方案,邵珠富在细节上提了三至五个能够“感动一个城市(或全国)”的活动建议,如紧扣健康主题的城市行动、人人都能参与的120人海战术、大题小作的博导公益行等,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吸引眼球的流量效应将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事实上,在邵珠富看来,大多数策划人的方案里,“骨头”或“骨架”是没问题的,但干巴巴的,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但如果打造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呢?效果就不一样了,而在信息爆炸时代,真正吸引人们的很可能就是这些“声色”“血肉”元素,窃以为。
最后是后坐力。
在这一点上,邵珠富专门上网查了一下,得知“后坐力指在连续发射子弹的状态下,因为枪的威力,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力”,为什么叫“后”坐办,邵珠富想可能是因为这个“力”是打完枪“之后”产生的往后反弹力之故。而邵珠富在这里强调的“后坐力”是邵珠富个人自定义的营销“后坐力”,也就是说,当你的活动搞完之后,在江湖上要留痕、要有你的“传说”、要有你的“故事”、要有关于你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不你花大价钱搞完了活动,过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没有在江湖上留下你的影响力,营销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呢?邵珠富关于张总方案提出的建议就是打造“后活动影响力”或者叫“活动后影响力力”即记忆点营销。让活动结束后人们还能够记住你的活动、还能够对你的活动流连忘返记忆犹新、还能够侃侃而谈念念不忘,如此,你的营销效果岂不是更得到了延长。
所以在策划专家邵珠富看来,活动结束绝对不是营销的结束,很可能是营销高潮的开始,可惜国内大多数策划人对此不重视,导致花了很多钱、搞了很精彩的活动,收割效果却不理想.......
针对张总的活动,我同样给提出几个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记忆点元素打造,得到张总和其同事的高度认可。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思维已经和传统时代的营销思维大不相同了,而互联网Z时代的营销又和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大不相同了,在策划专家邵珠富看来,唯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正确且与时俱进的逻辑思维做营销、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不是吗?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4-02 17:10: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袁昆 时间:2025-04-02 17:06:2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4-02 17:03: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02 10:46:3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5-04-01 17:24:13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01 17:01:44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