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疗人,仗着自己有这一定的文字创造能力,厚着脸皮扎进了这个微信自媒体行列,从5月14号开始正式运营,截止今日,历时60天,微信公众号粉丝终于突破3000大关,让人高兴之余,又失望透顶。
关于目前的粉丝数量,不用说,不解释,你懂就好!
我为什么要做个人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宣传语,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其实,在我个人的思维角度看说,微信公众号必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通过对自己的微信号的运营,可以实战研究和分析微信运营的基础情况,从而让自己不处于被动情况。
除此之外,我看起来很擅长写写文章,想了想,做做分享的一个自媒体“大咖”应该不是问题。于是乎,就开始向立足医疗互联网的自媒体“大咖”努力迈进。
我为啥失望透顶,没错,我就死在了这第一步。
对于我还要不要继续运营下去,这个问题,我已经问过自己无数遍了!60天,才3000人关注。这样惨淡的数据,确实直接打击了我的信心。相比之下,几个同行的微信公众号已经过万了。
为什么会这样?
只要关注微信运营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个人做公众号还是企业公司做一个微信公众号,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定位”!而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定位不清晰,是最直接导致我粉丝增长缓慢的原因。换句话说,千不该,万不该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微信公众号的名称。
关于“定位”,我有2方面的问题:
1、微信公众号如何定位?
针对医疗用户,这算定位吗?不算! 针对女性用户,这算定位吗?不算! 什么叫定位,那就是具体到用户的年龄层、职位、社会角色、具体需求等,比如文案策划之中,比较好的是高慧明策划;咨询管理之中,比较好的是张轻轻咨询培训与管理;医美领域,比较好是医美职场史记。
2、我们有什么能力满足这种定位?
内容的生产,尤其是原创的能力决定了微信公众号的一半生死,这个原创能力还是要持续性的。 想想,自己也在医疗圈混迹5年之久,又非常擅长文字撰写以及创造,相比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后来才发现,自己这样做的定位,迟早会把自己作死。定位太过尴尬,尤其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方式,更是尴尬之极。虽然我是医疗人,擅长网络运营等各方面的情况,可是医疗网络运营说透了也就是SEM推广、文案策划、咨询套电、新媒体、渠道这些破事儿,有个几周的时间基本上也能讲透彻了,最重要的是“道理听了这么多,依旧过不好一生”.
其二、持续生产高质量内容的能力不足,每一次写一篇原创文章,没2-3个小时,搞不定!好比这篇文章吧,又是2-3个小时!
其三、在这个人人自媒体时代,要么有钱,要么有名,要么有才,要么有个性,要么就有颜值…总之,我啥都没有,个性不够鲜明。
关于“引流”的问题
目前,我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微信群引流,也目前唯一的引流方法。考虑的精力有限,实在没太多功夫在其他平台上引流。不过,后期的引流平台会越来越多,我先后成为了华夏医界网、知乎、百度名家等专栏作者,引流的渠道即将拉开序幕。
说好了,这次是浅谈,具体的详细以及精细化运营等相关数据详实之后,我再来一一分享。(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