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钦定”的医院等级评审制度,二十余年来风风雨雨,历经磨难。有一“难”,就是不时有域外“东渐”的新奇鲜玩意儿登陆“叫板”,什么质量认证体系、六西格玛、品管圈…轮番搦战,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无疾而终的干活儿!如今,又有一“新秀”来战,这就是JCI!尤其是,得到了业内“医管巅峰”--无锡二院的膜拜,看来,确实了得,不关心一哈子还真OUT啦。
JCI是个啥东东?在下不知道,也不想去读书研究,太高深的东西,看书也没用。好在,有一篇报道,《JCI思维:一家新晋JCI医院的体悟 》,何妨,直接借助于无锡二院的“体悟”为“己悟”,免得自己用功?
好,我们来看这一节:
《有了三甲,还需要JCI吗?》
“已经屡次在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中获得佳绩的无锡二院,仍旧坚持走上了JCI认证之路,易利华对二者的差异认识得很清楚--
中国的三甲医院评审更多偏重于医院的规模、学科水平、专科技术、人才梯队、科研创新、设施设备以及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这是我们国家对医院不同等级发展的总体方向和要求。三甲标准是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而JCI则认为,医院的整体规模和学科技术及人才、设备等,应当由各个国家从发展的需要、经济能力、患者需求方面来自行选择和考虑。他们认为,JCI的重点在于患者安全、医院医疗问题的解决、医院管理的持续改进和通过医院安全、伦理、学习文化的构建来推动医院的科学发展。
国内的三甲评审注重的是医疗技术、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科研实力和人才建设的整体性,给医院以科学的引领。JCI则高度关注患者安全,注重持续改进、安全文化、伦理责任、学习团队和管理动态,坚持患者安全为导向,它认为医院的技术、人才等建设是自己医院需要考虑的问题,JCI关注的是医院是否有能力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来保障患者安全。这也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国内的三甲评审和JCI认证是互补的。”
一一对比,似乎区别立判,看过这“通俗易懂的”实战体悟,真不好意思不说“我懂啦”!
不过,说实话,我真的没看懂。原因,很简单,设若把上面仨小段里面的所有“JCI”与“国内的三甲医院评审”对调位置,其实依然说得通!
这就让我越发糊涂了,究竟是“JCI”与“国内的三甲医院评审”实际上大同小异并无明显区别,还是浸淫其中十六个月的无锡二院体而未悟?
“JCI思维的核心有四点:一是关注患者安全。二是质量的改进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展开。三是必须依靠医院管理工具持续改进管理。四是医院要营造安全、伦理、学习、创新的文化。”这,与医院等级评审有啥不同呢?
大而化之的宏观层面,没说清吧,再看具体的个例:“在医院三甲评审中只要求医院病区的护理急救车要上封条,而JCI评审专家发现,我们急救车上的封条如果拆开了,还能够还原,不能就此判断该急救车是否被动过,这便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便立即进行整改,更换一次性封条。”
何谓“封条”?粘贴在门户或器物上的字条,表示封闭、封存或没收,以防私自开启和动用。拆开还能还原,那叫封条么?那是错误产品!这个案例不能说明JCI强,“立即更换一次性封条”只能说明该院原来没做对!
国际医院管理联合会(IHF)曾经授予无锡二院“创亚洲化的精益医院新模式”课题国际医院管理杰出奖,“这是国际医院管理界的最高荣誉”.据报道,“医院精益管理链理论,是在欧美等先进国家精细化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中国家医院的特点,在亚洲地区率先提出,通过精细化理论与协同理论、供应链理论的结合,独创性地提出医院精益管理链创新理论,其部分成果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此课题凭借原创性、首创性、科学性和应用性,获得评委一致青睐,问鼎世界级国际医院管理最高奖。”但是,“在筹备初期,无锡二院接受JCI总部的基线评估时,未达标的观察项多达几十项。”如此“悲摧”,可见,JCI的要求太古怪了,以致于难倒了“世界级国际医院管理最高奖”
得主,其他的医院,你就知难而退吧!
穿过你的心情的我的眼,
留不住你的背影的我的眼,
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哟!
2015年9月10日,凌晨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