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中国诺奖或将引爆中医药发展的新契机

15年10月13日 阅读:11967 来源: 邹新春原创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William C. Campbell、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今年的奖金一半授予爱尔兰和日本科学家,表彰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 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实现了我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作为掌握现代医药科学和技术的杰出药学家,屠教授善于从包括中医药典藉在内的人类智慧宝库中发掘有益信息,从前人有关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中得到启发,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用现代提取方法开创性地从青蒿类植物中分离到了有效成份青蒿素,并用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其抗疟活性。


  总理李克强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得诺奖表示祝贺。贺信中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李斌认为,屠呦呦获得该奖项,不仅在于青蒿素伟大的科学价值,而且还在于它更加伟大的生命价值。屠呦呦通过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研究,先驱性地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是世界上疟疾治疗的首选药物,这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是中医中药对人类健康卫生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陈竺:屠教授的工作是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疟疾与诺奖之缘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处于“谈疟色变”的状态。人类真正认识疟疾这回事情,还是在一百多年前。


  与疟疾有关的诺奖:1884年,Alphonse Laveran发表了论文“traité desfièvres palustres”,首次报道了疟原虫的存在。1907年,获得诺奖。1897年,英国人Ronald Ross发现传播途径是蚊子,开启了人类预防疟疾的时代,获得诺奖。上世纪三十年代,瑞士人Paul Hermann Miller发现了DDT具有强大的消灭昆虫的效果,获得诺奖。1927年的诺奖授予了奥地利人JULIUS WAGNER-JAUREGG。他用疟疾治病,他向神经梅毒患者体内输注疟疾病人血液,利用疟疾的高热杀死梅毒螺旋体,再用奎宁疟疾。


  屠呦呦与诺奖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协作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获得成功。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这位曾被媒体称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最终摘得诺奖桂冠。青蒿素的问世,至少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诺奖或将引爆中医药发展的新契机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人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中医药上。人们为屠呦呦获奖而振奋,更期待中医药能重振雄风。这个大奖对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是一次巨大的鼓励,尤其是中医药工作者只要潜心钻研,注入了强心剂,增强了我们中医人的自信,在中国丰富的智慧宝库里面,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获得更多诺奖级的成果。中药发展只要我们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坚守在自己打土地上,自然会结出累累硕果。中医药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中医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黄帝内经》几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唐代《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诊治经验之大成,李时珍《本草纲目》对药物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树立中医人的自信


  西医在中国的发展从1835年开始,西方传教士借医传教,借医布道,用行医之名行传教之实,由于其慈善博爱的行医宗旨和教会的支持,西医迅速在中国的大地上开了花。而现在整个中国的医疗市场几乎要被西医占领了。中医药在我国广大基层的覆盖面面临不断缩小、服务能力萎缩的局面,现在国外已经逐渐认同中医,并认真研究中医,反而我们自己越来越不重视。一些老中医几十年的医学积累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社会上有关中医药科学性的议论声不时响起。中西医经常都能够引发言语血案,然而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作为蕴藏着深厚积淀的宝贵财富,中医药完全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振雄风,大放异彩。实现中医药复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树立中医药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确立中医药在人民健康保障体系中“病前主导、病中协同、病后核心”的战略定位,切实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树立中医人的自信。


  发展中医,最核心的莫过于中医人才的培养,没有中医人才所有一切都是空谈,中医人才奇缺,断代严重。中医院和中医生都缺乏自信,医院放弃甚至关闭一些中医科室,中医生改学西医,甚至弃医改行。因此,树立中医的自信成了改革的首要任务。只有中医人才能拯救中医院、只有依靠中医人才能发展中医医院的,中医人自信心需要首先恢复。“中医人的自信应该在自己的修炼中磨炼出来”,疗效永远是中医人追求的目标,青蒿素挽救了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古人云,“不做良相,宁为良医”。中医人首先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耐得住苦读、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更要有团队协作精神。“静生智,智生慧”。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屠教授的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在40多年后,才被国际认可。现在世界诱惑太大、太多,静下来的人太少。中医人应该在自己的修炼中磨炼自信。面对世界性的医疗难题,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中医药自信,利用独有的中医药资源,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走中国特色的解决世界性医药难题之路。


  2. 用科学态度深入研究,继承和创新中医药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少些浮躁,真正采用科学的态度去深入研究才是正道。继承是创新的源头,中医药资源尤其是经典名方挖掘得“远远不够”,无论是从经典名方、还是民间秘方挖掘,都远远不够。中药与西药研究最大的不同点是中药有几千年的人体试验,这是世界医药学中无与伦比的宝藏。屠呦呦在关键突破上借鉴了中医古籍。植物药“西化”是新药研发途径之一,发展中医药,必须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中医的发展一定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屠呦呦的最终成功,有赖于现代科学、现代药学的技术,是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型案例。该案例的价值在于国际社会更多地为发展卫生事业投入、投资类似的研究项目。青蒿素的研究过程,实质上是现代科技对中医素材的一次成功挖掘;所以中医的发展一定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既要传承,更要创新。屠呦呦是把中药当作天然药物资源库,从中筛选提取出单体成分,成为化学药物。


  3.面对复杂性疾病:“中医药有巨大潜力”。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80%的疾病,是不用治也会好的,碰上这种病,中医西医都会争着去治。 这个世界上10%的疾病,是治了才会好的,这个时候中医会推荐病人去看西医。 这个世界上10%的疾病,是怎么治也治不好的,这个时候西医会推荐病人去看中医。”系统思维,整体把握,顺势而为,外辅内调,在调适、调心、调身基础上的辨证施治,正是中医学的精髓。按照这套系统理论,确能有效治疗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这是中医学能够生存甚至发展壮大的唯一理由。面对当今人类社会多发的老年病、慢病、多系统代谢性疾病等复杂性疾病,中医药有巨大潜力。治疗复杂性疾病,需要多种思维的碰撞、多种技术的相互补充对接。中医药对疾病的整体观和对待病人的个体化思想,与现代医学的系统生物学、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无论从思维模式还是研究的技术手段上,都可能产生出巨大的创新。1998年辉瑞公司就向我们征集过中草药验方,国外药企早就在华布局研发中心。


  中国的医改离不开中医药,医疗同样也离不开中医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362阅读

胰岛素集采续约:看门诊统筹药店价差、化药集采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5 10:39:29 文章来源:原创

520阅读

即将投入运行大型三级医院!知名民营品牌加速向综合医疗“转型” !

作者:祁冉 时间:2024-04-25 10:25:13 文章来源:转载

469阅读

DIP付费模式下,医保与医院如何精准分工?

作者:齐厄 时间:2024-04-25 10:07:08 文章来源:转载

949阅读

华熙终究未能华为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04-24 17:35:24 文章来源:原创

829阅读

中医药文化为健保健康险做框架、“保险杠”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4-24 17:28:33 文章来源:原创

968阅读

推拿成年轻人新宠,民营医院如何抢占这“亿”波红利?

作者:梅曦 时间:2024-04-24 17:20:20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邹新春,工商管理硕士,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云南省口腔医院)医务部,与关心医疗发展,致力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朋友一起学习提高,诚交各地热心医院管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