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13点“滴滴医生”,有钱就是任性

15年11月06日 阅读:18445 来源: 史立臣原创

  近期内,阿里健康搞出来个滴滴医生,让业界人士大开眼界。


  很多人士都发表看法,看好滴滴医生,认为是业界最大的创新,可以帮助政府实行分级诊疗,可以让专家医生上门服务,可以免去患者挂号,等诊之苦等等等,不胜枚举。


  而且阿里健康、滴滴出行联手医疗机构发起 “滴滴医生”公益活动。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4个城市,用户可以通过 “滴滴出行”APP客户端呼叫“滴滴医生”,距离最近的 “滴滴医生”将第一时间上门问诊,并赠送免费的阿里健康药箱。


  结果如何呢?


  笔者认为阿里健康的滴滴医生注定是一场闹剧,一是个噱头,最后不了了之。


  因为看似“发源于美国”(这个说法有待考证,笔者特别询问了美国的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有些都是专家级别的)的其实根本不适合中国。


  在中国,滴滴医生如果成功,必须有13个条件:


  1.医生是自由执业者,而且医生需要更多的病患来维持生计,尤其是知名专家,大都闲置在家;


  2.病患就医的可及性非常差,去医院基本都是挂号排队等很长时间,但除了北上广着名医院外,即便是省会城市医院都不需要等太长时间;


  3.医生数量远远超过病患,医生无处行医,通过滴滴医生呼叫可以增加业务量;


  4.国家允许异地执业,不存在医疗风险问题,国家基本放开对医生执业行为的管理,但国家卫计委曾明确表态,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很多地方连乡村医生都不允许在医生家中治疗病患;


  5.救护车费用极高,而且基本呼叫都不来;


  6.呼叫滴滴医生可以到大医院插队,而且必须比黄牛还要厉害;


  8.医院业务极度不饱和,需要滴滴医生抢夺患者;


  9.滴滴专车配置各种诊疗器材,包括各类检测器材,以便于医生能准确诊断;


  10.医生不需要各种检查,通过望闻问切就可以确诊,但现实中医生不通过各种检查是无法确诊的,很多医生即便是就各种检查结果都可能发生误判;


  11.医生上门价格极低甚至不收费,这样可以与医院几元钱的挂号费竞争;


  12.中国交通极为便利,基本上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医院,可以面见闲的无聊的专家医生;


  13.医生随身携带几千种药品,可以随时给病患开药,不需要病患在去医院拿药,因为如果病患还需要去医院重新挂号就诊取药,上不上门没区别。


  就上面13点,看着非常可笑,我们可以姑且称滴滴医生为13点不具备,简称13点。


  那么,大家可以知晓,上面条件在中国存在吗?好像恰恰相反。大家或是觉得非常搞笑,但就是这样搞笑,才有了所谓创世纪的滴滴医生。


  那么很多人会说了,滴滴医生可以满足少数有钱人,请问,有钱人是否有自己的私家车?是否有广泛的医疗人脉?而且,有钱人能形成市场规模吗?而且,你滴滴医生上门的医生是否是专家还模棱两可,或者可以说基本不是,随便派个小医院的小医生,有钱人能认同吗?


  那么很多人会说了,滴滴医生可以满足在家卧床病患,请问,卧床病患需要每次都去医院或者经常让医生上门吗?卧床病患基本上都有主治医生的医嘱,去医院诊疗一次就很长时间不需要去医院,而是依靠药物康复治疗,你滴滴医生的医生可以超越卧床病患的主治医师的医嘱?即便卧床病患需要输液,也只需要社区护士就可以了,需要医生远程奔袭?至于可以帮助卧床病患去医院就诊,那就更不靠谱了,一个司机,一个医生,能不能抬得动病患还两说,可以加上家人,但总不能比救护车的担架来的安全吧?如果存在风险,那么,怎么处理?


  笔者史立臣不否认众多的解决医患问题的解决患者就诊问题的探索,但,探索也要有个度,不能为搞噱头而搞噱头,更不能哗众取宠,拿消费者拿医疗体系开玩笑。


  当然,有钱不知道怎么花也是一个问题,总的弄出点动静来表示在探索。


  但是,对医疗行业不了解,就总想拿着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来试图改变医疗行业现状,还是有些滑稽,现在很多所谓的互联网+的各种概念、各种创新、各种探索,基本都是在烧钱玩,看不到赢利点和盈利模式,实在魔性。


  在中国,有钱就是任性,烧钱就是痛快。


  13点滴滴医生,玩的就是任性。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谢谢。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8315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7003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4530阅读

《西风不相识》征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44664阅读

新加坡慢病管理的六大创新实践与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7227阅读

新加坡价值医疗实践:以患者为中心重塑医疗体系的六年蜕变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69681阅读

医院,成不容易败不难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专业医药企业战略、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共同思考,探索医药医疗行业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