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政策支持,农村“医生工作室”就遍地开花

15年12月15日 阅读:13399 来源: 孟庆远原创

  眼下,“医生工作室”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在现有体制下医生多点执业一下子难以突破,特别是在城市不没有想象中那么如意进行,而“医生工作室”与多点执业有诸多不同,在基层农村,只要有利好政策,它就会迅速遍地开花。一是基层交通闭塞,医疗资源缺乏,医疗可及性差,消费者期盼医生能来身边治病,二是基层人群经济收入低,有“医生工作室”来身边治病,花钱少,又不误农时,对生活有极大便利,三是基层医生的生活起居与城市专家不同,大多与父老乡亲和社区居民生活在一个平面,没有立体分居,有较深的生活情感,有了“医生工作室”自然赢得身边乡亲居民的欢迎和赞成,四是县级医院医生多有“全科医生”的本领,能够满足基层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


  河南省原阳县南临“天堑”黄河,交通闭塞,滩区20万人口存在明显的看病难,县人民医院只有抽时间组织医生不定期义诊,但效果可想而知;该院有160余名执业医师,除家属区居住42名外,其余均在城区和农村老家居住,半个小时就能伸延全县的农村角落,因此许多村民在医生休班和夜晚回家时上门求诊成了惯例;据不完全统计,该院每个院外居住医生月均诊疗患者约30人次,全院月累计近4000人次;但由于目前医疗管理制度的约束,绝大多数医生只能为乡亲和居民提供咨询服务,处方率只有20%.而实际上,包括多点执业形式,只要医生回到他的起居生活地,周围人群非常喜欢医生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有偿服务,因此农村“医生工作室”就比城市社区更有市场,更能得到消费者的欢迎,上升到医改的高度来理论,它可以快速、扎实、合理的推动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基层的医疗可及性,极大减少和降低普通病人的越级就诊。


  现实中,县乡医院的医生大都想设立自己的工作室,但有形无形阻力压力很大,一是对基层还没有明确的相关制度的支持,顾虑很多,比如有无服务范围的限制、医疗纠纷的处理、合理的劳务收入、处方的医保报销等;因此,笔者认为,政府要考虑基层农村实际,考虑基层百姓的实际需要和医疗期盼,同时考虑医生的担忧政府要考虑基层农村实际,考虑基层百姓的实际需要和医疗期盼,同时考虑医生的担忧,尽快出台政策支持农村“医生工作室”,解决其运行发展的相关问题,尽快出台政策支持农村“医生工作室”,解决其运行发展的相关问题,只要这样做,“医生工作室”就会在基层农村遍地开花,基层医疗资源的匮乏就可能自动缓解,医疗网底织的更坚固,基层医疗可及性就有极大的改善,“看病难看病贵”就会有明显的改变!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873阅读

社会办医之去从:给行业的十条忠告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5 15:58:08 文章来源:原创

12819阅读

行业危机,正是个人积聚能量的时机:与年轻同行谈职业生涯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7273阅读

这个世界从不会为任何人网开一面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4791阅读

《西风不相识》征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49138阅读

新加坡慢病管理的六大创新实践与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7451阅读

新加坡价值医疗实践:以患者为中心重塑医疗体系的六年蜕变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孟庆远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 1963年8月出生,1982年卫生系统参加工作,1990年任卫生院长,1998年到政府任职负责文化教育卫生工作,2010年到医院从事医院管理及基层医改调研,5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国卫生》《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医院观察家报》《医院管理论坛报》等40多家报刊杂志和100多家网站发表医疗管理文章5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