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对于移动医疗行业的看法
我本身是学医出身,多少有些医疗资源,以前身边的亲朋好友经常会找我帮忙联系看病挂号咨询什么的,那时候就会到处打电话给相关领域的同学或朋友或老师帮助,自从有了移动医疗这些应用后,找我挂号的我直接上“微医”APP给他们挂号,疾病咨询的我直接帮他们在“春雨医生”APP上咨询,自己查一些专业文献也经常会用手机上“丁香园”的APP看。作为行内人,我觉得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医疗。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的移动医疗行业虽然起步晚但泡沫却不低,目前2、3千种APP同质化严重,泡沫太多太快也意味着这个行业必将经历大规模洗牌方能健康发展。
目前哪些移动医疗的项目是你们会选择的投资标的
光合资本的医疗基金有两个创始合伙人,一个是我,来自医疗行业,另一个目前是互联网行业的红人。按照这样说法我们这个VC一半的基因是来自互联网,但是也许正是这个基因反而让我们对于移动医疗项目的审视角度和观点和同道有些不一样,可以说我们极度苛刻。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移动医疗行业很能再有大应用的初创项目出现,去年我记得行业内都在提及的“重度垂直”应用目前已经过时,目前应该是“垂直特色”,也就是做垂直领域内一两个小而有特色的应用,因为这些项目存在被并购的可能性。以光合医创基金备投项目为例,我们目前有两个移动医疗项目进入最后的评估阶段,一个是儿科领域,另一个是肿瘤领域,这两家公司的共性是都做医疗企业E-Marketing,都有一些在垂直内比较有特色的小的移动应用,而且都已经盈利。在他们各自的垂直领域中,某些专题他们做的一定比丁香园更专业;在某些应用合作的医生级别上,一定高出春雨医生一大截。虽然这样的企业未来不太可能上市也不会有很高的估值,不过至少可以生存下去,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去探索一些有意思的应用功能,这样无论是创业团队还是VC的心态都会比较好,不好高骛远,却可能是未来好的并购标的。
有人说移动医疗的风口已过,怎么认为
这个说法我的理解应该指的是指移动医疗投资,而不是移动医疗创业,目前还是有很多创业项目不断涌现,这个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从投资角度来说,我看到的情况确实投资人目前不像以前那么大方了。但这不是说风口已经过了,而是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的投资风格也有不同,去年早期项目会比较多,现在和以后更多的是B、C轮。 如果把风口定义成早期项目的投资,那确实风力已经大大减弱了。医疗行业是最难被互联网改变的几个行业之一,我们都希望这个风能大一点持续时间长一点。
如何看待移动医疗行业普遍存在的2VC现象
这是这个行业的特性决定的,我6月份在世界O2O博览会上分享过关于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分类,在美国可行的商业保险、医生方、患者方、医院方买单的盈利模式在现阶段的中国都不可行,唯一可行的只有医疗企业的E-Marketing方向,但这也是个分散的尚不成规模的盈利模式。这个阶段或者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移动医疗还真的只能2VC了。这本身也没有什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新兴行业的应用初期都依靠资本,后来才有伟大的公司和成熟的行业。移动移动也属于医疗,有着救死扶伤的社会特性,资本更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医疗创投,投对了是收益,投错了是公益。
对于移动医疗创业者的建议和寄语
理性层面,移动医疗已经褪色,选择比理想更重要。对于光合医疗来说,移动移动已经不再是我们投资的重点领域了,我上面讲了我的观点,目前很难有新的大应用出现,不要再幻想做重度,一定要做“垂直特色”,哪怕只是一个很小领域的一个很小的应用,但是只要有特色就有被并购的希望。感性层面,在我作为投资人之前,我也短期参与过移动医疗的创业,有过被无数投资人拒绝的经历,而且在这之前我是500强企业的高管,这种感受在那种情况下更是被放大很多倍,所以作为创业者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在一个还没找到盈利模式的行业里。我想引用《肖申克救赎》中的一句话与创业者共勉:“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