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今天有咨询偷偷的问我,王姐,你看到这个新闻了吗?关于记者卧底调查网络医托,揭美女医生骗术,对我们有没有影响啊?
不用说,从2016年1月4号北京英才新媒体曝光之后,各个医疗圈都在热烈的讨论和转发,我相信只要是从事医疗的,无一人不知晓。
事件一出,有的领导就开始焦躁不安、开始给员工放假,种种猜测、让咨询员聊天要小心谨慎。。。总之给我的感觉是:新媒体才刚刚开始就已经陷入无限恐惧中。
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究竟该妥协还是该反抗!
如果能仔细观察,每个月这样的新闻曝光都是有的,简直层出不穷!这不,北京英才刚曝光不到10天,省级新闻又来了,几乎每次曝光都少不了中原、同济这两家,之前曝光之后大家都是私下讨论然后等待着风平浪静,貌似也相安无事。
然而随着曝光次数的增多,患者开始怀疑所有的民营医院,开始各种质疑。无论医院的大小,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患者会因为这样的事件报道一再下滑。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难道只能沉默妥协?只能期望这次风波早点平息吗?
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1、让报道止于源头,这样的新闻千万不要让我们医疗内部人吵热了,别掉进陷阱,最好连点击都不要有!
2、你好奇怎么办?注意内部人员传播方法,可以用文档传播,不要病毒一样去点击
3、不要看到这样的新闻就发慌,事情出来之后要沉着冷静,想办法解决连带问题
4、万一事情闹大,卫生局也不好收场,所以尽可能的避避风头,同时咨询要展现和新闻完全不符的聊天模式,有必要就大方的给患者展示“你”的执业证件
5、从根源讲,咨询医生自然和医托是不同的,什么是医托?站在某医院大门口伪装自己是某个神医治愈的患者,伪装自己的治愈病例,骗取患者的信任,自动找上某神医看病的。医托不懂医学,不懂疾病,不懂专业知识,医托是假病人,神医必是假医生!
咨询作为新媒体曝光事件的受牵连着,我们不能只寄托于等待,遇到问题解决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患者质疑或者问到这个新闻,咨询也要有多个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采用“移花接木法”就是把舆论事件推卸给某一个人来澄清事实,你可以用旁观者身份引用下网友的神回复:听说是个假记者,冒充东方今报到处招摇撞骗,现在已经配合警察在调查了。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称为“反曝光”,同样引用网友的回复: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大家的“新闻”来源就从报纸转移到手机,有什么后果吗?报纸读者锐减,有啥后果吗?广告没广告费赚,那怎么办呢?业务人员先找医院谈广告,一次两次还是不投广告?那么你就会看到记者把你曝光了
另外知情者最能说明问题:我就是医院附近的,听说有记者想敲诈人家20W,人家不干,就曝光了,年底了,记者也想挣点外快,可以理解。
我们不用给患者解释什么、我们站在第三方角度去和患者讨论这个问题,不回避,去面对,去解决,什么是真相?没有真相!谁对谁错?没有对错!真真假假,哪个是真?患者相信你就是真,患者不信你就是假!
无论是医疗工作者还是患者,都宁愿相信实实在在存在这,并且一直都在为人民服务,为患者解除病患的医院,而不是经常夸大事实,虚构新闻的记者!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