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基层医生应引导居民走进家庭医学

16年01月28日 阅读:15411 来源: 梅松政原创

  从2015中国家庭医生发展先锋论坛的一篇报道谈起


  9月1日,《全科医学周刊》报道了8月下旬在四川成都举办的“2015中国家庭医生发展先锋论坛”。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杨燕绥教授指出,“当国家进入老龄社会而没有家庭医生,那么老年人看病是一家人的负担,这与没有养老金一样痛苦”,提示我国已经步入缺乏家庭医生时代,杨燕绥教授认为,“传统时代看医生叫see doctor,是人走出家门去找医生;而现在的医疗服务叫health service,是通过信息系统把医疗服务送到患者身边。”


  从家庭医学背景来看,的确,我国家庭医学的发展滞后;而从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来看,我国家庭医学早已开展。现有130多万乡村医生的服务模式较为靠近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说我国9亿农民已经“享受”了半个世纪的家庭医学服务。遗憾的是,这些“家庭医生”质量不高,导致绝大多数人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家庭医学待遇。


  正如杨燕绥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近20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1.6倍,通俗地说,人们吃药的钱比吃饭的钱还多。因此,虽然GDP增长快,但民生质量和幸福指数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夯实家庭医生制度”。乡村医生开展的家庭医学服务是什么样的?


  作为长期在农村从事医疗的我来说,对上述观点非常赞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绝大多数乡村医生干着家庭医生的活,却没有得到家庭医生应该得到的报酬,基本没有村民乐意主动购买乡村医生提供的家庭医学服务,导致乡村医生开展的家庭医学服务必须“粘贴”在“看病消费”基础上,否则乡村医生会没有任何收入,必然饿着肚子为村民服务,谁愿意呢?


  记得十多年前,我在偏远小山村行医,绝大多数村民一旦出现诸如感冒发烧之类的疾病时,都要求医生上门服务,医生上门服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消费药品利润,甚至有村民将乡村医生所用药品拿到街道去对比价格,一旦稍高,村民则坦言“某医生收费贵”。印象中,少有村民主动提出给乡村医生出诊费、治疗费之类。这说明,家庭医学在基层开展需要转变观念,让村民明白健康服务并非单纯诊疗疾病,医生开展的健康科普、健康教育、疾病筛查、有效转诊、妇幼保健、随访等都得成为有偿服务才行,只有让百姓身边的家庭医生有报酬、有地位、有前途,才能促使家庭医生尽可能研究出让村民少生病的方法,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过度诊疗”,自然百姓的诊疗支出就会降下来。


  中国迈入家庭医生时代,需要基层医生和居民共同努力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越来越近,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渴求必然越来越强烈,家庭医学必将成为居民“享受医疗”的首要选择。这预示着我国家庭医学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与其说我国家庭医学发展起步晚,不如说我国家庭医学发展不规范,有些OUT了。


  在我看来,当下应该让基层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转变观念,共同与居民一道步入新的家庭医学时代。


  首先,基层医生要明白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要么是家庭医生、社区全科医生,要么是专科医生、综合医院研究型医生。作为基层医生,家庭医生必然是最好的归宿。只有让基层医生明白了未来医学发展趋势,才会主动“变身”家庭医生,从事家庭医学。


  其次,基层医生要引导居民转变就医观念,特别是就医付费观念。这点非常重要,我国绝大多数村民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总认为“打针输液,或者购药了,才付费”,导致家庭医学开展的“非药品消费服务”不值钱。当然,要转变居民这些不健康认识,仅靠基层医生不够,还需要医保、公共卫生等方面制度跟进。但是,与其坐等,不如行动。


  最后,希望国家能把家庭医学发展纳入“国家计划”,正如杨燕绥教授在报告中引用的着名经济学家所说的话,“农业时代能解决吃饭生存问题,工业化解决的是发展问题,老龄社会经济解决的是质量问题”。要让国民在未来的小康社会里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家庭医学发展必不可少,只有国家把家庭医学纳入“高端发展计划”,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的健康中国梦。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家庭医生缺乏60多万,而家庭医生相关岗位缺乏达260多万。如此看来,家庭医学未来的潜力很大,就得看基层医生和老百姓能不能“携手”共同步入家庭医学时代了。


  在现实生活中,医护群体不仅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工作者,和身边其他行业的朋友一样有喜怒哀乐,工作性质与生命息息相关,每天都在为拯救生命而学习和工作。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879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19751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3873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61591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29337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37237阅读

打造 “投资人青睐” 医院项目的 4 个核心准备动作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国家注册执业中医医师,1996年开始从医;担任多家媒体驻地记者、通讯员,每年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刊物上有150余篇稿子发表;长期关注中医药、农村、医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