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期望值管理从来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样的病症却可能要经由不同的治疗之路。比如同样是颈椎病人,有的治疗7天,有的却是要治疗1个月;有的选择开放性手术,有的选择微创,有的选择针刀,有的选择宫氏疗法。特别是老年病及老年病人的特性,要求医护必须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以做好老年病人的期望值管理,形成良好的医护关系,创造优秀的平台口碑。
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一种包含身体、心理和精神(body—mind—spirit)的架构,我们可以总结为“身心灵”三个方面。理论认为人除了身体与心理二个方面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都不是“真我”。理论进一步认为触及内在的智慧之源不但可能而且有益于健康,将个人有意识的意志和热望与精神动力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健康价值。
因此根据理论我们应当给予所有的层次——身体、情绪、心智及精神以尊重、发展和整合,这就给了我们老年病人期望值管理一个全新的视解。通过调研宫氏医疗关于老年病人期望值管理发现老年病及老年病人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一身多病。超过60岁的老人疼痛发病率高达83%,只这一项就几乎所有的老人都是病人了,再加上心脑血管、眼科、呼吸、消化等类型疾病,一个老年人身上往往有二种以上病症存在。其次是病痛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问题,还给老年人的精神带来极大的损伤,有病人就自述“成精神病了”,老人对人对事对自己在疾病的摧残下形成一些变异的解释与行为模式,从而对医护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实中发生问题就是老年病人不理解治疗,忽视或缩小治疗成绩,不服从医护管理,甚至更有是形成尖锐的医护关系,造成茅盾,影响医院正常管理与经营。
为此我们参照宫氏医疗之经验,提出以下二个理念消解老年病人期望值管理:
一、病症分离原则。举例说一老人腰疼,眼睛视物不清,对面即看不清人脸,经宫氏一周治疗眼睛清亮,可以看清病床旁边小桌上瓶子上面的大字,就要清晰给老人说明眼病已治好,腰疼需要继续治疗,强化眼病的治疗效果。老人表示感谢,积极配合治疗,二十天左右老人痊愈出院,一再表达感谢之意,这与期间其家属对治疗的怀疑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老年成病原则。老年人容易形成一个不正确的观念,总想要有年轻人一样的身体,于是对医护提出了类似的要求。比椎间盘突出老人,出院时想达到年轻人一样的跑走效果,一句话可以告诉他“老年病人永远不会再象年轻人,除非你再回到18岁”。一句话就能打掉老人心里不实际的期望,卸掉精神上不正常的负担。
三、精神看护原则。老年人的肢体、智力、认知、心理等方面进步一退化,压力与困惑陡增,这就要求医院针对老年人特点,有专业人员负责日常老人沟通交流,用老年人的行为规则与老年人做朋友,以促进老年人配合治疗,形成口碑。
三个原则,当是老年病人期望值管理的纲领,是制定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础。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2 14:13:4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1 11:58:2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11 10:33:2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0 11:20:1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09 11:15: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08 14: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