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医学发展会让“健康”人越来越少?

16年02月19日 阅读:15888 来源: 马恩祥原创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也许会觉得危言耸听,随着健康产业的不断壮大,按照现代医学模式,社会主动介入健康领域,对于疾病的干预与控制会越来越加强。这样的结果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必然让传统意义上的“健康”人越来越少。笔者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结论是不是这样。


  疾病普查的扩大与深入


  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对于疾病的发病率或患病率都有逐年的监测数据,只要疾病控制机构对于疾病监督的范围越来越扩大与深入,发现的各种疾病患者总人数将会不断增加。


  国家卫生计生部门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说: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2012年我国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及死因监测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另据新华网2015年12月28日标题报道:全国超1.8亿人患精神障碍。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8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83%。2015年中国人口总数13.6亿。《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40岁以上的年龄组人口占到61%。这样测算全国共有高血患者3.43亿,糖尿病患者1.31亿,有慢阻肺患者0.82亿。加上精神障碍患者,共有7.36亿人。上述四种慢性病患者人数已经占总人口54.11%。


  健康体检的大发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全国的健康体检机构快速发展,居民的健康体检意识也逐步提高。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体检机构和居民参加体检的目标就是发现疾病,而不是增进健康。按照这样的一种观念去操作体检,健康体检的意义最终不会导致患者减少,而是发现更多的疾病患者。


  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发展最为受益的是医学,这首先在于科学技术对于医学来说不存在真正的封锁与垄断,也在于人类对于生命的探索始终走在其他科学的前面。健康与疾病是两个犬牙交错的王国,医学检测技术则能很好地把属于这两个阵营的“国民”区分开来。医学检测技术快速进步,让现在的病人永远会超过过去,未来的患者肯定会超过现在。


  对于健康和长寿的不懈追求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从WHO对于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几乎是一种人类的理想,想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度的健康人,微乎其微。


  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长寿的追求让人人长寿变成现实的可能。然而长寿未必能健康,在一个医学不是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生命更多的服从于自己。而在一个医学和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生命更多地变成了人为而不是自然。一个长寿的老龄化社会里,完整的健康变得也许是一种侈奢,而疾病相伴则更是一种普遍的现实。


  医学发展既然会让传统意义上的“健康”人越来越少,那我们是不是要反思医学如何发展?


  譬如是应该优先反思医学的治疗技术,还是应该优先发展医学的诊断技术?当一个疾病的治疗没有有效的手段时,发现更多的患者对社会有何进步意义?难道这样不平衡的医学发展不是给社会带来恐慌、消耗医疗资源的“大逆不道”吗?


  是否也要反思“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是一种本来的个人状态还是一种社会角色?人类是社会,社会也尊重人的隐私,疾病作为隐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一个患者,如果他能表现出健康角色,他在社会就应该被看着是健康的。这样是不是我们的企业用人制度将会有巨大的变革了呢?


  提出“医学发展让健康人越来越少”命题,反思一下医学发展给人类的有利与危害,趋利避害必须是医学发展中需要注意到的;同时注重研究医学如何发展,最起码医学诊断与治疗发展要协调与同步;生物医学、心理医学、环境医学、工程医学和社会医学发展要协调,任何一种医学都不且异军突起。这样的协调,又会让我们对于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于试管婴儿伦理规范有了更益的提示。


  提出“医学发展让健康人越来越少”命题,也是想让不要把疾病和健康割裂与对立,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交与包容。健康和疾病可以都是一种状态,也可以都是一种角色,尤其是要把健康看着是一种角色,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医学的进步中享受健康,包括那些需要终身服药或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也能享受健康。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991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1801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3949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63517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1237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39125阅读

打造 “投资人青睐” 医院项目的 4 个核心准备动作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毕业于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国内首批卫生管理学士,健康教育副高职称,公共卫生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医学教育、医政管理、医院职业管理及心理咨询35年。出版有《把脉中小民营医疗:无障碍思想探索》、《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无障碍管理》、《医疗服务产品解决方案》三部医院管理著作,发表医学、心理学及医院管理论文30余篇。是国内著名的无障碍医院模式理论及实践创导者之一。早上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