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今年的大年初一,一大早很高兴做了一桌的菜,想今年终于可以和儿子吃个团圆饭了。忙碌了一早的儿子在10点半接到了医院的电话,然后对我说,‘妈妈,我不吃了,有急诊’,我看了看儿子,说了声,‘去吧,早点回来’。等到下午两点,儿子打来电话说,‘妈,我们6个人太饿了,打了好多电话订饭都休息,你把你们中午吃剩的菜烩到一起给我们送到医院来吧’。听了儿子的话,我流下了泪。请理解一下医护人员,他们也有家,也需要休息,少骂他们几句吧。”
这是一条春节期间在朋友圈被广为转发的一则信息,引发了众多医护人员的心理共鸣。
说句心里话,作为医生中的一员,我非常理解这位医生母亲的心酸。很多时候,医生总是被推向“好心不得好报”的风口浪尖,经常被病患一方和公众所误解。但是,对绝大多数医生而言,不管外界怎样误解,他们内心仍坚持自己的行医目标,全心全意抢救患者,有时甚至是废寝忘食。然而,医学具有局限性和未知性。当人类想方设法攻克了人人胆怯的“痨病”时,又出现一些如非典这样让人心惊胆战的疾病。加上人们对于健康的无限追求,医生再怎么努力也永远无法满足所有病患的需求。
作为一名在基层医疗战线上打拼了20多年的医务工作者,我坚信,只有医生健康了,才能让更多的病患获得健康。而如果医生在大年初一连一顿团圆饭也吃不好,平时的规律生活就更难以保证了。如此一来,医生的健康问题也就令人担忧了。据报道,我国在职医生1/4患有高血压;某着名三甲医院70%以上的医生不敢面对健康体检。医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无疑与其职业的特殊劳动强度有关系。
可是,医生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病患的赞誉和公众的认可,他们还总在遭遇非议甚至是暴力中继续前行。常言道,人是在受鼓励中成长,在受侮辱中倒下。医务人员的成长和优质的服务,需要有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公众的信任支持作为支撑。一个对医生缺乏尊重和爱护的社会,只会让医生产生职业倦怠,而这最终伤害的只会是大众的健康。
我们常说,医患一家亲,病魔才是医患双方共同的敌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世界上先有病人,才有医生,医生是应病人需求而生的职业。所以,患者和医生应该成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彼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战胜病魔。
“医生妈妈”的信息在大年初一火爆“朋友圈”的背后,折射的是医务人员节日里的苦情。很多时候,医生的工作犹如一台魔术表演,后台的努力,常人是不会看到的,特别是普通民众。“请理解一下医护人员,他们也有家,也需要休息,少骂他们几句吧”,但愿这位医生妈妈的呼声能唤起社会对医生的关爱,能增进患者对医生的友善。毕竟,我们的健康离不开医生的庇护。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