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昨天的朋友圈被一张药品处方刷屏,而这张处方只开了一个常用药。

因为据说它是中国首张电子处方,诞生在中国首个互联网医院, 在中国唯一的互联网试验区---浙江乌镇。
这个历史性时刻被各级媒体和微信迅速捕捉, 下周习主席来这开世界互联网大会时肯定会再次被提起。 解决了网络看病和买药的问题,医疗也许就真的移动起来了,而且大家还把它当作处方药网售解禁的信号,几百亿的资金都押宝在医药电商上,早就跃跃欲试了。
其实类似的电子处方去年就有了:广东省第二医院开办的全国首家网络医院半年前每天就能开出500张电子处方,都是医生远程开具,患者打印后直接在药店买药。这是公开报道的,没准还有咱不知道的某医院电子处方也出来过。
从这个意义上讲,昨天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出的算不上中国首张电子处方。
但这并未减少它的巨大历史意义,可惜很多人眼睛都只盯着电子处方想着医药电商。
魔鬼总是藏在细节里。
你仔细看新闻,这张处方其实是由浙医二院院长在自己办公室开出来的,来复诊的患者是在自己家里做的远程视频会诊。
那为啥这个算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处方?
关键就在这里,乌镇互联网医院原本是家非常普通的二级乙等医院,挂号网看上它自然不是其现有医疗力量,而是想借助乌镇特有的政策来做一家虚拟的网络医院,连接全国的医疗专家和患者,跟完全依靠自家医生网上给本地居民看病的广东省第二医院有本质的不同。
理论上全国所有的专家都可以来乌镇互联网医院多点执业,包括昨天浙医二院的王院长。知名专家不需要本人亲自在线,可以由自己团队的下级医生做预检,复杂病例或关键步骤才介入。互联网医院不必参与诊疗过程,付的报酬也低于全职员工,却可能笼络到全国专家,而全国的患者都可以网络接入由医院匹配到相应专家,医疗检查可以在当地做,药品电子处方后可以由医药公司邮寄到全国,据说浙江患者来看病还可以照样享受医保。
一个投资不大的互联网医院就可以撬动全国医患,你说意义大不大? 如果推出后一切顺利,轻资产的互联网医院就变成虚拟的全国分诊中心,未来不仅调度患者在不同医院间分诊,还能影响众多老牌的三甲大医院的患者流,可怕吧? 如果再嫁接上医疗险,医药电商和电子健康档案,一个隐形的超级健康管理机构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实践起来不会一帆风顺,在医疗信息化全面完成并连接前,网络诊疗有极大的局限性,只能限于诊断明确和可以远程治疗的疾病(昨天的患者就是精心选择的复诊患者)。已经不堪重负的知名医学专家是不是愿意在网络接诊,患者习不习惯远程诊疗,外省医保愿不愿意支付费用都要时间来证明。但是医保控费和互联网不断进步的大趋势决定互联网医院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许未来医院的形态会多种多样,实体医院和互联网医院会各有空间。
另外,我不认为电子处方是医药电商落地的关键,医保支付对接的影响也可能没这么大,所谓送药上门也不是多大的痛点。这些技术问题在政府干预下能较快解决,难的是医院每年损失的几百亿门诊药品销售利润如何补偿,因为电商自身的成本并不低,又不能在患者身上额外剥削。所以即使政策开放,医药电商的发展短时间也不会像消费品电商一样成为市场主流。
从这个意义上讲,昨天那个是不是首个电子处方还真不重要,是不是某药企独家赞助也不值得揣测,最大看点还得是移动医疗和分诊。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