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是国家的方向
不得不承认,医疗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我们来看一组政策:
2013年年中,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方面进一步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紧接着,国务院2013年10月再次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40号文件),首次提出“健康服务业”这一全新概念。其中,最具诱惑力的则是文中提出的8万亿元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的规模大致会接近中国全年GDP的10%,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 该文件要求,明确并向社会公开公布举办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审批主体和审批时限。各级相关行政部门要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进一步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不得新设前置审批事项或提高审批条件。同时,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资金方面,加强财政资金扶持。将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纳入政府补助范围。积极落实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税收优惠。
由此可见:民营医疗的发展是符合国家的政策的。
莆系医疗,抱团发展
不断提升,相依前行
截止到目前的数据,莆田籍的民或医院占了中国各级各类民营医院的80%;甚至连“丁香园”创始人都公开表示:我们最大的对手就是莆田系。
其实,但凡对国内医疗行业有一些了解的,都会明白“莆田系”三个字意味着什么。很多一知半解的小伙伴就会说:打死我也不会去莆田医院……确实,过去以男科、性病起家的莆系医院,是有很多的“案底”。可是孰不知,当社会资本逐步大批量地进入民营医疗、当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旺发达,消费者们可选择的渠道增加以后,医疗产业也将逐渐回归到医疗的本质:引进更好的技术和医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少走弯路。也就是说,从2013年开始,民营医疗其实已经逐渐在进行着洗牌:大医院吞并小医院、好医院淘汰不好的医院;在社会资本的促进下,以及消费者对于医疗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的推动下,民营医院往正规化、光明正大化发展。
讲到莆田系,也不得不讲莆系的四大家族。说实话哈,也不晓得这算不算爆料,一般非常非常小的医院其实在莆系家族来讲,应该是不入流的;四大家族的人,尤其是位子坐得越高的,其实思想越发地开放和谦和,甚至是,他们根本就不屑再做过往那些“坑蒙拐骗”的活儿;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往国际医疗或者是地产医疗进攻。
音音不是也在过往的文章里写过么:某莆系医疗董事长,四大家族之一;在和音音对话完以后,亲自把音音送到电梯口,甚至是目送音音离开……说句实在话,人家在行业的地位那么高,本来可以不理你这个小姑娘,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接触到的这么多“成功人士”里面,有几个人,是可以做到这样的?
开放性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公开透明,是老大
当莆田大战百度、当百度被爆把贴吧卖给民营医院以后,大部分的消费者对信息将更理智和清醒;民营医疗,谁先提出公开透明,谁就是龙头老大。
有个现状是这样的:公立医院不愁病人,可是又抛不开巨额利润的诱惑;民营医院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却没法儿解决除开百度以外的生产力。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这么理解:莆系医疗的破局,是在除开百度以外的营销手段上。
“这个人做过多年民营医疗?那我们也许暂时不会优先考虑。”某民营医疗的HR这么说。也就是说,其实民营医疗的各位老总们早就意识到之个问题了:再以固化的百度推广获得患者,终归是一条死胡同。
那么,莆系医疗在百度之外的生产力又从何而来?
整理几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供各位老大们参考:
第一,医院方,建立完善的人才库体系,重视新媒体运营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新媒体运营并不单指摇一摇;很多医院老总认为,做新媒体就是复制粘贴的工作,然后就自然而然有人看了;或者,有老总认为,做新媒体,就是埋着脑袋想一个创意,丢出去,就可以造成刷屏效果。是,确实,好多的“成功案例”在舞台上唾沫横飞的地讲故事的时候,都能头头是道,但那毕竟是少数,而且,人家为什么要剖析人家有多少人每天做多少事这些细节给你?
第二,建立医院的粉丝经济
其实这个命题应该是“医院如何经营自己的品牌?”
第三,建立医生的粉丝经济
从2012年开始,移动医疗就开始在资本市场和互联网市场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一直到2015年年底,移动医疗市场,才逐渐地找到正确的方向,不再在医疗市场上乱来了;绝大部分的人,都有一个共识:移动医疗,得医生者得天下。也确实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盯着庞大的医生群体开始做些动作了。可是,本身就拥有医生的医院管理者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要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好好地在医生身上作些文章?由医院领头,建立自己的医生的粉丝经济,吸引更多的有需求的人士。
第四,用移动医疗来代替人工做健康管理
目前,大部分的医院客户管理系统还处在于一个人工电话回访或咨询的状态,久而久之,客户就望而生厌了;健康管理,一直是医疗行业一个无法避免也无法走捷径的话题。如何把通过医院和医生的渠道,管理好过往的患者,并通过某种方式来做好患者健康管理,让患者粘住医院/医生,非移动医疗工具莫属。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2 14:13:4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11 11:58:2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11 10:33:2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9-10 11:20:1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9-09 11:15: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08 14: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