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马云也好,或者是刘强东也好,他们都在建立着自己的物流帝国;信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而2016年,似乎也成了医疗行业最受关注和最有可能让医疗行业变革的一年;音音曾经突发其想,我们什么时候也能真真正正地开始建立一个医疗帝国?移动医疗也好、国际医疗也罢,大佬们什么时候能真材实料地拿点东西出来,真真正正地开始?
去过医院的人也许都曾不止一次地看到过:80高龄的老爷爷因为没有交齐费用或是没有走完整套的医疗流程,迈着蹒跚的步子上到四楼、五楼甚至六楼去拿一张纸!除了愤怒和无奈以外,不得不说一句:中国目前的医院,绝对不是一个用户至上的地方,尽管医疗信息化已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的成本,却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用户的所需,提高用户的体验;开句玩笑: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就是因为,医疗并不能匿名给差评:)
人性化都体现在哪儿?
对传统医疗行业就不吐槽了,2013年还是2014年的时候,北京取消淘宝挂号,某资深媒体人作为一个父亲就声泪俱下地写过一篇《奶爸亲历:为什么我要毫无底线地支持淘宝挂号!》,说的就是在线下医院挂号时惨不忍睹的挂号经历。
那,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到底要怎么样才叫“人性化”?
第一,各个医院以及医师的口碑评价会在互联网上一目了然,当你看完病,你就可以马上对该医生进行评价,并让所有人知道;
第二,用户的生病大数据会跟随电子病历永久保存直至寿终;
第三,未来互联网世界会将你的一切信息全部联网,你几时吃过什么饭,几时做过什么事,当天的卡路里消耗统统上传到云端,医生根据你的作息饮食规律即可更加精准地判断;
音音曾经见过一个移动医疗的投资者,他用了一句极其难听的话来说明2015年的移动医疗市场:“目前,大部分的移动医疗产品,没有一个是为老百姓实实在在服务的,要么是为了骗投资人的钱,要么就是盯着患者的钱包,没有一个有实在的产品或服务。”
其实这也怪不得各位移动医疗的创业者们,社会市场是这样,跑得快或者是跑得慢,都有可能被淘汰,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也许,2016年,要开始见分晓了。
切身的产品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中国,医疗软件的开发人员大部分是理工科出身(或者他根本只会写代码其它什么都不会),很少有医生会参与开发。其实这给医疗信息产业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即使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也需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去了解医疗的具体事务和流程,才能着手真正地开发。
在过去的一年里,不管是面对任何的投资人,也不管对方到底是什么角色,音音在介绍自己的那款移动医疗产品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就:我们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在,我们的创始人,是医院经营管理出身的;你随便去找,现在哪个移动医疗的创始人是真正的医疗出身?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所以,目前有多少移动医疗产品,是真真正正从医疗本质出发?他们究竟能给医疗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些,都是可想而知的。
那,有小伙伴也问音音:既然对自己过去的产品那么有信心,为什么要从过往的项目里退出来?
音音不想否认的一点是,没有任何的移动医疗产品能够替代过去那个产品在音音心目中的位置;甚至现在的很多工作都来自于那个时候的积累和教训。为什么会离开,原因很简单,当决策者出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过瘾”的心态而不是为了公司发展时候,这个项目就没有什么好期待或是好想像的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注定是会创业成功,有些人连“员工”都做不好的原因。
我很期待,甚至连音音自己也在憧憬,有一款实实在在的,医生可以结合我们既往病史、病历、影像甚至其它相关信息作出精确和匹配的诊断的移动医疗产品出现。
我们依赖一款产品,其实不是说明这款产品有多好,也许仅仅只是说明,我们需要。
最后的最后,用一句曾经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结束今天的文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医疗平台承载的,始终是情怀与温度。
但,实现情怀,绝对不是嘴巴说说;干点实事吧。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