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缓解儿科医生紧缺,基层或是“突破口”

16年03月02日 阅读:16207 来源: 梅松政原创

  最近,我国儿科医生紧缺问题被持续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多万,特别是农村社区医疗机构中,儿科医生更是成了“稀罕物”。笔者观察,有的中心卫生院已近20年没有过专门的儿科医生,仅靠年事已高的老医生“替补”再“替补”,导致村民自然而然形成“定式”---孩子有病直接到县城。


  笔者曾经在县级医疗机构实习、在乡镇卫生院工作,见证了基层儿科医生的一些成长过程。一方面,很多县级医疗机构儿科都是在21世纪初才成立,之前与内科混在一起,称为“内儿科”然而儿科部分只是整个科室的“附属物”,甚至有内儿科医生根本不能看儿科病。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没有儿科诊室,所有医生都是“全科医生”,不管哪个科的病都在看,结果成了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医生。种种这些,导致县、乡、村三级医疗网中鲜有规范的儿科医生,随着医疗风险倍增、百姓“维权意识”增强,基层儿科医生更越来越成为“稀有物种”。


  医生成长,离不开病人数量的磨练,诊治病人越多,医生临床经验才会逐渐丰富。同时,医生成长离不开反复地学习再学习,从行业动态中探索新鲜诊疗技术,从同行临床经验总结中纠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然而,在基层,病人数量受限、诊疗设施制约,导致医生无法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专科医生,特别是很多医疗机构对医生的考核措施采取按“病人支出数量论英雄”,用药量少的儿科自然成了“忽略不计”。加上基层医生几乎成了“打油匠医生”,一年四季都在上班工作,很少有机会进修、参加学术交流,甚至好多卫生院根本没有订阅专业刊物让医生学习,了解行业信息,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基层医生的成长,使有的医生一辈子诊疗水平都保留在“感冒发烧,阿司匹林两包”,或“毛青杠,锯锯藤,治得好,传个名,治不好,屁不疼”的位置上。


  从现状来看,基层不仅仅儿科医生紧缺,优秀医生同样紧缺。笔者认为,解决儿科医生匮乏这一难题,可从农村社区医疗机构着手解决。


  首先,要有长远规划,县级综合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不管是公立还是民营,至少必须具备有独立的内、妇、儿、外各科。有了科室定向,必然会有人才跟上。乡镇卫生院至少必须具备内、妇、儿、外诊室,引导老百姓正确认识分科诊疗的好处,至少有科室存在才能引导人才进入专科发展。


  其次,要建立长效可持续的人才激励机制。县级医疗机构中,不能采取科室“收入平均主义”来定论医生的奖金,应该根据各科室的劳动强度、为医疗机构的贡献率、为地区老百姓健康的奉献效应等来定论医生的收入,逐渐转化为以诊治病人数量和对社会贡献率等来标定医生的诊金。乡镇卫生院要从医生如何运用简便效廉方法诊疗疾病,以及为病人减轻多少经济负担、缩短多少病程等来给医生发奖金,从而激励更多基层医生采用更专业、更实惠的方法诊疗疾病,最终使医生在专科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形成“人人有特长”的医生发展模式。


  最后,要鼓励儿科医生定向学习,自我提升专业素养。县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应每年为儿科医生订阅权威专业报刊,让他们从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更多的行业动态。同时,为每一位儿科医生制定学术计划,类似于三甲医院医生制定的研究方向,促使儿科医生坚定不移向自己的专业目标奋斗,最终成为有用、实用的儿科医生。


  培养一名合格的专科医生,来不得“急性发挥”,需要有长远规划以及持之以恒的学习决心,时间才能验证医生的成长。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医生的专业化成长,必然会带动整个儿科医学的健康发展,惠及的不仅仅是千千万万家庭,而是整个医学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素养。


  所以,从农村社区着手发展儿科医生,或是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一条有效路子。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149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4123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4065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65800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3453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41495阅读

打造 “投资人青睐” 医院项目的 4 个核心准备动作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国家注册执业中医医师,1996年开始从医;担任多家媒体驻地记者、通讯员,每年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刊物上有150余篇稿子发表;长期关注中医药、农村、医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