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公立医院院长任职民营医院为何多乘兴去败兴归?

16年03月23日 阅读:31492 来源: 王秀华原创

  就笔者所了解,一个时期以来,那些从公立医院院长岗位退下后受聘担任民营医院院长的人,成功实现其"转型"的不能说没有,但仅属凤毛麟角。更多的则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联系当前的医改大背景,这种现象尤为引人深思。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具体来说不外乎如下几个"不适应".


  其一是对身份的转换不适应。长期以来,公立医院虽然是事业单位,但院长却是由党政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且具有相应行政级别;加上鉴于公立医院对医疗资源的高度垄断,作为一院之长,求人的事少,被人所求的事多,因而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区域范围内尽管说不上威风八面,但也广受尊重。而到民营医院任职就不同了,除去医院所有制不同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医院的决策者变成了受雇于人的"打工者",加上在经营民营医院过程中遇到的"弹簧门"、"玻璃门"多多,要是依然端着院长的架子不放,就很可能在与外界打交道时吃"闭门羹".这种身份的巨大落差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压力,其发挥"余热"的积极性也就大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心灰意冷。


  其二是价值取向的不适应。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是资本的逐利性使然,将其放到道德层面对其进行检视是毫无道理的。但也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公立医院院长多年来在管理公立医院过程中,大多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他们进入民营医院后,多对医院"向钱看"的经营方式持本能的拒斥心理,这与本人想通过自己在医院管理上的贡献获取相应经济报酬的想法是两码事。由此便造成内心的挣扎和行动上的左右为难,日积月累的精神折磨,难免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萌生退意。


  其三是对民营医院的运作方式不适应。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民营医院由粗放式经营到走向正规化和规范化,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而对许多公立医院院长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公立医院院长来说,对医院制度化、正规化与规范化建设的追求已经积淀进潜意识层面,因而对一些民营医院急功近利和"短、平、快"的经营模式有着本能的抗拒,这种观念和习惯的力量很难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更难因角色的转换而自然转换。


  鉴于上述原因,公立医院院长退休后任职民营院的"转型"难以成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但不奇怪并不等于可以对这一现象视若无睹。


  首先,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目前在公立医院院长任职年龄上仿照党政机关干部"一刀切"的做法,既违反医院管理科学规律,更造成医院管理人才的极大浪费。特别是许多地方的组织人事部门规定,县级医院院长在52岁就要离开领导岗位。这"一刀"无疑切掉了医院院长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因为对于他们来说,52岁左右正是医院管理经验臻于成熟和可以大显身手之时。在这一做法未能得到改正前,让那些被"切下来"的院长到民营医院从事管理工作,使他们找到新的用武之地,无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补救办法。因此无论国家有关部门还是社会组织,都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为其牵线搭桥。此外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还可以通过"组团"的方式,来对民营医院提供医院管理咨询服务。总之这样成功"转型"的医院院长越多,民营医院的发展就会越健康,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就越有希望。


  其次,对大量涌入医疗卫生领域的社会资本来说,相比于医生护士,包括医院院长在内的医院管理者则是更宝贵、更稀缺的人才资源。谁启用了德才兼备的医院院长,就会将医院引向兴旺发达之路,就会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古人曾有"三顾茅庐"的佳话,现在真正有远见和有志于在医疗领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只有以求贤若渴的心态去寻找、聘用和留住真正的医院管理精英,才有可能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反之不论经济实力如何雄厚,也很难将医院真正做大做强。另外就一般情况下,民营医院聘任公立医院院长,其着眼点多在这些院长们身后的资源,比如与政府和社会交往所需要的人脉关系、吸纳优秀医学人才的能力和吸引患者就医的影响力等,但要知道他们一旦离开公立医院院长岗位,手中人脉资源的逐渐"缩水"将成为必然现象,而他们的医院管理经验却不受其影响,而后者,才是民营医院最为需要且越来越需要的。因此如果一边急不可耐地"榨取"这些院长们身上的"剩余价值",一边着意限制他们在医院管理中的权力,恐怕是极不明智的行为。事实上这也是一些公立医院院长产生"道不同不相为谋"心理并进而离去的重要原因。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413阅读

钱要“聪明花”——民营医院投融资后的价值最大化策略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1-18 10:58:54 文章来源:首发

1223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25304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4099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67111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34681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王秀华,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山东省医院协会医院报刊暨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医界月刊》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宣传口号
直面现实,甘说真话。